鹪鹩一枝的意思、鹪鹩一枝的詳細解釋
鹪鹩一枝的解釋
鹪鹩:小鳥名,以麻發為窩,系于樹枝。鹪鹩做窩,隻占用一根樹枝。比喻一個安身之處或一個工作位置。
詞語分解
- 鹪鹩的解釋 屬于鹪鹩屬 及幾個有關屬的許多種畫眉型的小鳥,尤指一種非常小型的歐洲鹪鹩,身上深褐色,有黑色斑點斑紋,尾短而豎立,善鳴唱詳細解釋.鳥名。形小,體長約三寸。羽毛赤褐色,略有黑褐色斑點。尾羽短,略向上
- 一枝的解釋 .一根枝杈。《莊子·逍遙遊》:“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 晉 張華 《鹪鹩賦》:“其居易容,其求易給,巢林不過一枝,每食不過數粒。”後用以比喻栖身之地。 唐 杜甫 《宿府》詩:“已忍伶俜十年事,
網絡擴展解釋
“鹪鹩一枝”是一個源自《莊子·逍遙遊》的成語,其核心含義是比喻需求極簡或滿足于有限的栖身之處。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字面意義:鹪鹩(一種小鳥)築巢隻需一根樹枝。
- 引申義:比喻人所需甚少,容易滿足;也指一個簡單的安身之處或職位。
2.出處與典故
出自《莊子·逍遙遊》中許由對堯的回答:“鹪鹩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 背景:隱士許由以此表達對物質需求的淡泊,拒絕堯讓位的請求,強調栖身隻需一隅,生存所需有限。
3.用法與示例
- 經典用法:多用于形容安貧樂道、知足常樂的态度。
- 例:杜甫《詠州雜詩》中“為報鴛行舊,鹪鹩在一枝”,化用此典表達隱逸之志。
- 引申場景:清代書信中亦用于委婉托人謀職,如“鹪鹩一枝,重望噓借”(清·許葭村)。
4.注意點
- 部分資料(如)提到該成語可比喻夫妻或朋友關系親密,但此用法未見于主流文獻,可能是誤讀或引申,建議以《莊子》原意及常見釋義為準。
5.近義詞
- 偃鼠飲河:出自同一典故,比喻需求有限,與“鹪鹩一枝”常并列使用。
“鹪鹩一枝”承載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知足寡欲的哲學思想,既可用于文學表達隱逸情懷,也可在現實語境中謙指對職位的需求。
網絡擴展解釋二
《鹪鹩一枝》的意思及來源
《鹪鹩一枝》是一句出自唐代詩人王之渙的詩句,意為一隻鹪鹩停在一根枝上。鹪鹩是鳥的一種,喜歡停在樹枝上賣弄唱腔。這句詩常用來形容景物優美、宜人的風景。
《鹪鹩一枝》的部首和筆畫
《鹪鹩一枝》的部首是鳥字部和木字部,其中的鳥字部在左邊,木字部在右邊。它的總筆畫數是17畫。
《鹪鹩一枝》的繁體字
《鹪鹩一枝》的繁體字為「鷦鷯一枝」,字形比簡體字更為繁複,但含義相同。
《鹪鹩一枝》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鹪鹩」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唐代王之渙的《白日依山盡》中使用的是「鷦鶯」,而在宋代陸遊的《陋室銘》中使用的是「撟斿」。這些不同的寫法反映了漢字的演變和變體。
《鹪鹩一枝》的例句
秋日的黃昏,一隻鹪鹩一枝,歡快地唱着動人的歌聲。
組詞
鹪鹩唱腔、鹪鹩飛翔、鹪鹩栖息
近義詞
黃鹂一聲、啁啾一片、鳥語花香
反義詞
寂靜無聲、無鳥栖息、凄風苦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