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鎖鑰。《商君書·定分》:“為法令為禁室,有鋌鑰為禁而以封之。” 蔣禮鴻 錐指引 孫诒讓 曰:“鋌當為鍵。”
“铤鑰”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綜合搜索結果解釋如下:
字面意義
指“鎖鑰”,即鎖和鑰匙的組合,或代指軍事要地。例如《商君書·定分》中提到“為法令為禁室,有鋌鑰為禁而以封之”,此處“鋌鑰”即指鎖鑰,用于封存重要法令。
引申含義
部分解釋提到可比喻“值得珍視的人或事物”,但這一用法較為少見,且主要出現在現代網絡詞典中。
發音分歧
通假字問題
學者孫诒讓指出,《商君書》中的“鋌”應為“鍵”,屬通假現象,故“铤鑰”實際指鎖鑰。
“铤鑰”核心含義為鎖鑰,需結合具體文獻判斷讀音(推薦tǐng yuè)。其比喻義“珍貴事物”使用頻率較低,建議優先參考古籍原意。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商君書》相關注釋。
铤鑰是一個漢字詞語,由“铤”和“鑰”兩個字組成。
铤、鑰的部首都是金,铤的筆畫數為13,分别為鋒、當、矛、長;鑰的筆畫數為9,分别為扌、十、矢、殳。
铤鑰是由兩個獨立的漢字組合而成的,它有一個常見的詞義是指“梁上托闆的金屬鉗子”,意味着停留在一定高度,保護和支撐着懸挂的梁或台。在古代建築中,铤鑰在承重構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铤鑰的繁體字為「鋌鑰」。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铤鑰在古代的寫法為「铤鈅」。
1. 我們需要将铤鑰安裝在適當的位置來保護和支撐梁。
2. 工人們小心翼翼地操作着铤鑰,确保建築物的穩固。
铤鑰的組詞有:铤鑰梁、铤鑰定位、铤鑰裝置。
铤鑰的近義詞有:鉗子、夾子、扳子。
铤鑰的反義詞沒有明确的對立詞。
文章>【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