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薦陳的意思、薦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薦陳的解釋

進獻并陳列。《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其輸之,則君之府實也,非薦陳之,不敢輸也。” 楊伯峻 注:“薦,進也。陳,設也。古代聘享之物,進陳于庭。”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薦陳”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jiàn chén,其核心含義為進獻并陳列,主要源自古代禮儀場景。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1. 字義解析

    • 薦:指進獻、推薦。
    • 陳:指陳列、展示。
      合指将物品或人才進獻并陳列于庭前,多見于古代朝聘、祭祀等正式場合。
  2. 典籍出處
    《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記載:“非薦陳之,不敢輸也。”楊伯峻注:“薦,進也;陳,設也。古代聘享之物,進陳于庭。” 說明此詞與古代禮儀制度密切相關。


使用場景


例句參考

  1. 古籍例:“其輸之,則君之府實也,非薦陳之,不敢輸也。”
  2. 現代例:“石亨曾薦陳汝言為兵部尚書。”

“薦陳”一詞以進獻陳列 為核心,具有鮮明的古代禮儀色彩。現代語境下若需使用,建議結合具體背景說明,避免歧義。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左傳》等典籍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薦陳

《薦陳》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向人推薦或介紹某人或某事。它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薦”和“陳”。

下面是對《薦陳》的拆分部首和筆畫的解析:

拆分部首:《薦陳》的部首是草字頭部,表示與草相關的字。

筆畫:《薦陳》的總筆畫數為14畫,其中“薦”的筆畫數為9畫,“陳”的筆畫數為5畫。

關于來源,根據古代的曆史記載和文獻,薦陳這個詞的出處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當時,君王需要有智慧、有才能的人來幫助他治理國家,所以他們會讓親信的大臣給他推薦人才。薦陳這個詞就是從那個時期開始流傳開來的。

薦陳在繁體中文中的寫法與簡體中文保持一緻,都是“薦陳”。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薦陳》這兩個字的形态和現代稍有區别。在古代,字形較為繁雜,有一些變體。例如,“陳”字在古代寫法中的“辰”字形旁是一個人形,表示“增加”的意思,而不是現在的飛鳥形。同時,“陳”字的“土”字旁表示與土相關的字,呈現出“陳舊”的含義。

以下是一些關于《薦陳》的例句:

1. 他向老闆薦陳了一名優秀的員工,使得公司的業績得到了提升。

2. 這位教授薦陳給我參加了一個學術研讨會,使我受益匪淺。

以下是一些與《薦陳》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薦舉、薦任、師薦、主薦

近義詞:推薦、介紹

反義詞:诋毀、中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