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蕩如砥的意思、坦蕩如砥的詳細解釋
坦蕩如砥的解釋
坦蕩:寬廣平坦;砥:磨刀石。平坦得像磨刀石。
詞語分解
- 坦蕩的解釋 ∶寬且平一片坦蕩的葦叢 ∶喻人心地正直,心胸開闊君子坦蕩蕩。;;《論語;述而》胸襟坦蕩詳細解釋.《論語·述而》:“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何晏 集解引 鄭玄 曰:“坦蕩蕩,寬廣貌。”後以“坦蕩”
- 砥的解釋 砥 ǐ 〔砥柱中流〕像砥柱山(在中國三門峽)那樣屹立在黃河激流中,喻中堅人物或力量所起的支柱作用。 細的磨刀石:砥石。砥砺。 筆畫數:; 部首:石;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坦蕩如砥”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tǎn dàng rú dǐ,以下是詳細解釋:
1.釋義
- 字面含義:平坦得像磨刀石一樣。“坦蕩”指寬廣平坦,“砥”即磨刀石。
- 引申義:既可用于形容地勢廣闊平坦(如原野、道路等),也可比喻人性格直率、心胸開闊,行事果斷不加猶豫。
2.出處
- 出自現代作家茅盾的散文《白楊禮贊》:“黃與綠主宰着,無邊無垠,坦蕩如砥。”。
- 也有說法認為其演變自《詩經·小雅·大東》的“周道如砥”,但主流文獻以茅盾的引用為準。
3.用法
- 語法功能:作謂語或定語,多用于描述自然景觀或人物性格。
- 感情色彩:含褒義,強調開闊、正直或暢通無阻的意象。
4.例句
- 原野被染黃了,坦蕩如砥的稻田,金色浪頭湧向天邊。
- 他為人坦蕩如砥,行事光明磊落。
5.近義詞
- 周道如砥:原指西周道路平整,後也形容道路暢通或局面清明。
補充說明
該成語在現代漢語中更偏向形容自然景觀,而用于人物時需結合語境。如需更多例句或出處考證,可參考茅盾原文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坦蕩如砥》的意思
《坦蕩如砥》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坦然正直,堅定不移。形容人的心胸豁達,性格堅定。
拆分部首和筆畫
《坦蕩如砥》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坦 - 部首:土;筆畫:7
蕩 - 部首:艹;筆畫:12
如 - 部首:女;筆畫:6
砥 - 部首:石;筆畫:9
來源
《坦蕩如砥》出自《史記·項羽本紀》,原文是“心心如砥,無毒不舉”。表示項羽心中沒有私心,是一個忠誠的人。
繁體
《坦蕩如砥》的繁體字為「坦蕩如磾」。
古時候漢字寫法
《坦蕩如砥》的古時候寫法為「忐當如磾」。
例句
他的為人坦蕩如砥,深受大家的尊敬。
組詞
坦率、蕩漾、心砥、磊落
近義詞
坦率、豁達、磊落
反義詞
狡猾、狡詐、心機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