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高僅與肩齊。比喻相差甚遠。《論語·子張》:“譬之宮墻, 賜 之墻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藝文類聚》卷五十引 晉 孫綽 《颍川府君碑》:“矯矯秀姿,卓卓英韻;他人之高,乃肩而已。”
“及肩”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角度解析:
“及肩”字面指高度僅達到肩膀,常用來形容物體或人的身高與肩齊平。例如《論語·子張》中提到“賜之墻也及肩”,即用牆的高度僅到肩膀來比喻差距明顯。
該詞多用于比喻兩者水平、境界等相差懸殊,如“學識及肩”表示與他人的學問差距較大。
“肩”在漢語中常象征責任(如“肩負”)或并列關系(如“并肩”),而“及肩”更側重高度或層次的對比。
總結來看,“及肩”既可用于具體事物的高度描述,也可抽象表達差距,需結合語境理解。
《及肩》這個詞是形容兩人的身高或衣袖等在同一水平線上,可以相互受肩膀或衣袖的支持和靠攏的情況。
《及肩》的部首是“肉”,拆分後的筆畫數為9畫。
《及肩》一詞來源于《禮記·曲禮上》:“二人亦及肩。”表示兩人同等身高而肩膀接觸或兩人的衣袖處在同一水平線上。
繁體字為「及肩」,與簡體字相同。
古代漢字寫法中,對應《及肩》這個詞的寫法可能存在一些變異,不過基本上和現代字形相似。
1. 他最喜歡和朋友一起散步,經常走在一起,衣袖及肩。
2. 在這個友誼的國度裡,人們都樂于互相扶持,肩并肩,共同前行。
相互、支持、靠攏、并肩、共同
和睦、友愛、互助、密切、合作
疏遠、隔離、相悖、敵對、分裂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