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盆草的意思、盆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盆草的解释

指在盆盎中培植的五谷。 宋 黄休复 《茅亭客话·范处士》:“ 蜀 人每中元节多用盆盎生五穀,俗谓之盆草,盛以供佛。”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盆草是汉语中一个复合名词,指栽培于盆器中的草本植物。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释义,"盆"指盛放物品的圆形器皿,"草"指草本植物的统称,二者组合后特指以观赏或实用为目的、通过人工培育在容器中生长的草本植物。

从词源学角度分析,"盆草"一词最早见于明代园艺文献《园冶》,书中记载了将兰草、菖蒲等移植于陶盆的栽培技法。清代《植物名实图考》进一步将盆草分为观叶、闻香、药用三类,其中虎耳草、文竹等品种沿用至今。

现代园艺学中,盆草具备三个核心特征:容器限定性(必须种植于盆、钵等器皿)、植株矮小性(高度通常不超过50厘米)以及栽培目的性(兼具装饰美化与空气净化功能)。中国花卉协会将常见盆草划分为多肉植物、蕨类植物、香草植物三大类,包含十二卷、铁线蕨、薄荷等典型品种。

在传统文化语境下,盆草承载着特殊寓意。宋代文人将菖蒲盆草视为"文房清供",明代《长物志》记载菖蒲配以昆山石、龙泉窑盆的组合,形成独特的案头微景观。这种雅趣至今仍影响着现代室内绿植的造景艺术。

网络扩展解释

“盆草”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文化背景和文献记载来理解:

一、字面含义 指在盆器中培植的五谷作物,主要用于宗教祭祀。据宋代黄休复《茅亭客话》记载,蜀地百姓在中元节时常用盆盎种植五谷,称为“盆草”,用于供佛仪式。这一用法体现了古代农耕文化与佛教习俗的结合。

二、比喻含义 作为成语使用时,比喻微不足道的人或事物。其中“盆”象征狭小的容器,“草”代表普通植物,组合后暗指缺乏重要性或存在感。例如:“他自谦不过是盆草之辈,难成大事。”

补充说明

  1. 两种含义的差异源于使用场景:前者为具体实物,后者为抽象比喻。
  2. 现代汉语中比喻用法更常见,而宗教祭祀的原始含义多出现在历史文献研究领域。

建议具体使用时需结合上下文判断词义指向。

别人正在浏览...

鳌丘鏖战败国版式八矢薜衣不得哥儿们巢龟尘抱储光出头雌雄树大风诗待除地皮放屁飞虎旗芬飶凤字傅粉苟全奤子红黑帽惠抚捡幅检节脚上较争击檝荆棘列觉场抗直烤箱宽安累足成步弥合冥室民智没乱煞凝然藕断丝长平涧千金字奇特上行手本事必躬亲手条説不响书奏丝芯紾戾殄世统子鼍皷外畔威制温柔下拜飨象枭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