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來儀的意思、來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來儀的解釋

(1).謂鳳凰來舞而有容儀,古人以為瑞應。語出《書·益稷》:“簫韶九成,鳳皇來儀。” 孔穎達 疏:“簫韶之樂作之九成,以緻鳳皇來而有容儀也。”《後漢書·左雄傳》:“ 漢 世良吏,於茲為盛,故能降來儀之瑞,建中興之功。” 李賢 注:“ 宣帝 時鳳皇五至,因以紀年。” 唐 鄭嵎 《津陽門詩》:“ 花萼樓 南大合樂,八音九奏鸞來儀。”後因用以代稱鳳凰。《文選·揚雄<劇秦美新>》:“來儀之鳥,肉角之獸,狙獷而不臻。”《藝文類聚》卷八一引 漢 陳琳 《迷疊賦》:“匪荀方之可樂,實來儀之麗閑。”

(2).比喻傑出人物的降臨。 漢 劉桢 《贈從弟》詩之三:“何時當來儀,将須聖明君。” 晉 幹寶 《搜神記》卷十六:“不悟陰陽運,哲人忽來儀。” 南朝 梁 王屮 《頭陁寺碑文》:“ 金粟 來儀, 文殊 戾止。”

(3).比喻愛慕之人的來臨。 南朝 齊 王融 《秋胡行》之七:“彼美復來儀,慙顔變欣矚。”《警世通言·蔣淑真刎頸鴛鴦會》:“功曹今夜府直,可謂良時。妾家後庭,即君之前垣也。若不渝約好,專望來儀,方可候晤。”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來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1. 鳳凰來舞的祥瑞象征
    源自《尚書·益稷》的典故:“簫韶九成,鳳皇來儀”,描述鳳凰隨着韶樂起舞,儀态優美,古人視作吉兆。後以“來儀”直接代指鳳凰,如唐代鄭嵎《津陽門詩》中“八音九奏鸞來儀”即用此意。

  2. 傑出人物的降臨
    引申為對賢者或重要人物到來的尊稱。例如,晉代幹寶《搜神記》中“哲人忽來儀”即表達對賢者突然到訪的贊歎。

  3. 愛慕之人的到來
    在文學中亦用于形容傾慕者的出現,如南朝王融《秋胡行》中“彼美復來儀”描繪了心儀之人到來時的欣喜。


補充說明:
該詞多用于古典文獻或文學創作,現代語境中較少使用。其核心意象與“鳳凰”“賢者”“傾慕者”相關聯,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具體含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尚書》《後漢書》等古籍或權威詞典解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來儀的意思

《來儀》是一個漢字詞語,一般用作動詞,意思是待遇應酬客人的禮儀。它由“來”和“儀”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來儀》的拆分部首是“⺴”(罒)和“⺻”(示),拆分筆畫是4畫。

來源

《來儀》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周禮。在周代,官員待遇客人時需要遵守一定的禮儀規範,這就是“來儀”。後來,這個詞逐漸延伸引申為對待客人或其他人的禮貌和規範。

繁體

《來儀》的繁體字為「來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罒和示這兩個部首位置上下颠倒,寫為「儀來」。

例句

1. 我們應該用禮貌的态度來儀待客人。
2. 他以謙虛和禮貌的态度來儀接待了所有客人。

組詞

1. 來人:到來的人。
2. 來客:來訪的客人。
3. 來訪:前來拜訪。
4. 來者:到來的人。

近義詞

1. 待遇:對待、招待客人或他人的方式。
2. 接待:把客人或他人接納、招待并款待。

反義詞

冷落:對待客人或他人冷淡、不關心或不重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