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名。俗稱菟絲子。蔓生,莖細長,纏絡于其他植物上。花淡紅色。子可入藥。《詩·小雅·頍弁》“蔦與女蘿,施于松柏” 毛 傳:“女蘿,菟絲松蘿也。”《古詩十九首·冉冉孤竹生》:“菟絲生有時,夫婦會有宜。” 晉 葛洪 《抱樸子·金丹》:“又可以和菟絲。菟絲是初生之根,其形似菟。”
“菟絲”是一個多義詞,其核心含義與植物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菟絲是旋花科菟絲子屬的寄生植物,俗稱菟絲子。其莖細長如絲,呈橙黃色或淡紅色,無葉無根,通過纏繞豆科等植物獲取養分。這種寄生特性常對農作物造成危害。
菟絲的種子(菟絲子)可入藥,具有補腎益精、養肝明目、止瀉等功效。其全草也可作為中藥材,傳統采集時間為夏秋季。
古代文獻中常以菟絲比喻依附關系,如《古詩十九首》用“菟絲生有時,夫婦會有宜”形容婚姻的聯結;晉代葛洪《抱樸子》也提及菟絲的形态特征。
在少數語境中,“菟絲”被引申為“紛亂無序”的比喻,如形容頭發蓬亂或事物雜亂,但此用法較為罕見。
菟絲既是具有藥用價值的寄生植物,也是傳統文化中的意象符號。若需更深入的植物學或醫學研究,可參考《漢典》《中藥詞典》等權威來源。
《菟絲》是指一種生長在水邊或濕地的植物,葉子形狀扁平且呈箭頭狀,花小而白色。它通常用作中藥,有清熱解毒*********。
《菟絲》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艹”和“巾”。它總共包含9個筆畫。
《菟絲》這個詞源于漢字,并且沒有繁體字形式。
在古代,漢字中的《菟絲》是用傳統的草書字體來書寫的。這種寫法較為簡潔,筆畫流暢。
1. 我在菟絲上發現了一隻漂亮的蝴蝶。
2. 這個偏方可以用菟絲來治療感冒。
菟絲茄、菟絲子、菟絲花
地錢、鵝掌草
菟絲子的反義詞是知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