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收入突出,超過一般人家較多的富裕戶。《新華文摘》1980年第7期:“許多來訪者都曾訪問過的那些富裕隊、冒尖戶,我們都不再去看。”《人民日報》1981.4.11:“你真是冒尖戶,靠集體緻富,靠勞動發家,這是正路,大膽地幹吧!”
“冒尖戶”是一個漢語成語,主要用于形容在特定領域或群體中表現突出、超出一般水平的人或事物。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經濟層面的含義
常見于改革開放初期,特指通過勞動率先緻富的家庭。例如:
引申含義
廣義上可形容任何領域中的佼佼者,如學業、技能等。例如:
該詞流行于20世紀80年代,與中國農村經濟改革密切相關,反映了當時鼓勵勞動緻富的社會導向。
《冒尖戶》這個詞是指家中年輕一代冒尖、出類拔萃的人,特指家境貧寒但有一個能夠沖破困境、取得成功的孩子。
冒尖戶的部首是冒,并且冒尖戶的筆畫數為15。
冒尖戶一詞的來源比較模糊。有些人認為,這個詞起源于中國農村地區。在農村社會中,由于經濟條件的限制,很多家庭并不富裕,但卻有一門出類拔萃的子弟,在貧窮的環境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他們為家庭帶來了榮耀和希望,成為家族的驕傲。因此,這個詞開始用來形容這樣的人。
冒尖戶(繁體字)
關于冒尖戶的古時漢字寫法,暫時沒有找到相關的資料。
他來自一個冒尖戶,不負家人期望,成為了一名優秀的科學家。
冒尖家庭、冒尖青年、冒尖學生。
冒尖戶的近義詞有冒尖兒、冒尖子。
冒尖戶的反義詞是默默無聞的普通家庭。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