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身名俱泰 ”。
“身名兩泰”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用法及背景可綜合如下:
指名譽和地位都安穩,形容生活舒適安泰。與“身名俱泰”同義,強調個人聲望(名)與境遇(身)的雙重安定。
源自南朝·陳代周弘讓《與徐陵書薦方圓》中的句子:“吾荷朝思,得安丘壑,身名兩泰,夫複奚言。”此句表達作者因受朝廷恩惠而隱居山林,身心皆得安甯的狀态。
古人追求功成身退,若能如周弘讓所言“身名兩泰”,便是理想的人生境界。
“身名兩泰”常用于文學或正式語境,強調個人在聲譽與現實中達到平衡,體現傳統中文對圓滿生活的向往。如需更詳細解析,可參考《漢典》或成語詞典來源。
身名兩泰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人的名譽和地位兩者常常同時存在。一個人的身份地位和名譽聲望是相輔相成的,互相影響。
身(身體,部首:身,筆畫:7)名(名字,部首:口,筆畫:6)兩(數目,部首:一,筆畫:1)泰(安甯,部首:水,筆畫:8)
《身名兩泰》這個成語來源于《楚辭·招魂》:“魂之不存,身名兩泰。”成語中的“兩泰”意指消亡、失去的狀态。繁體字為「身名兩泰」。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身名兩泰的寫法稍有不同。其中,“兩”字在古代常寫作“兩”或“倆”,“泰”字寫作“㖦”或“㘙”。
他在事業上取得了***************,身名兩泰。
身世、名利雙收、地位聲望、身份地位
名與利兼得、聲名鵲起、地位顯赫
身名兩敗、身敗名裂、默默無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