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樽的意思、瓦樽的詳細解釋
瓦樽的解釋
見“ 瓦尊 ”。
詞語分解
- 瓦的解釋 瓦 ǎ 用陶土燒成的:瓦罐。瓦器。瓦釜雷鳴(喻無德無才的人占據高位,煊赫一時)。 〔瓦特〕電的功率單位。簡稱“瓦”。 用陶土燒成的覆蓋房頂的東西:瓦當(乶 )(即瓦筒之頭)。瓦匠。 瓦 à 蓋瓦:這
- 樽的解釋 樽 ū 古代盛酒的器具:“春風東來忽相過,金樽渌酒生微波”。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瓦樽”是漢語中一個古語詞彙,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 拼音:wǎ zūn(注音:ㄨㄚˇ ㄗㄨㄣ)
- 詞性:名詞
- 含義:指陶制的盛酒器具,通常作為古代禮器使用,與“瓦尊”為同一概念,是“瓦尊”的異寫形式。
二、曆史用途
- 禮器功能:古代祭祀或宴會中,瓦樽用于盛放酒水,屬于簡樸的禮器類型。例如《北史·宇文恺傳》記載“漆俎瓦樽,文於郊,質於廟”,說明其用于郊廟祭祀。
- 材質特點:由陶土燒制而成,與青銅器等貴重禮器形成對比,體現“貴本”(崇尚質樸)的文化觀念。
三、相關文獻
- 唐代許渾《送客南歸有感》提到“瓦尊迎海客”,宋代曾鞏《禮閣新儀目錄序》也有“瓦樽之尚而薄酒之用”的描述,均印證了其作為酒器的用途。
四、字形與關聯
- “樽”本義為酒器,而“瓦”表示陶土材質,組合後特指陶制酒器。部分文獻中,“樽”與“尊”因形近或通假而混用,需結合上下文辨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禮器分類或相關詩詞引用,可參考《北史》《全唐詩》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瓦樽的意思
瓦樽(wǎ zūn)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用瓦制成的甕,用于儲存液體或固體物品。
拆分部首和筆畫
瓦樽由瓦部和樽部組成。其中,瓦部為瓦字旁,表示與瓦相關的事物;樽部為樽字旁,表示與甕(樽)相關的事物。瓦樽的總筆畫數為14畫。
來源與繁體
瓦樽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在《周禮·春官·冢宰》中,有“埋澤米瓶瓦樽”之句,說明瓦樽在古代即被用于儲存糧食或酒水。繁體字“瓦樽”與簡體字寫法相同,沒有差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漢字演變的過程中,瓦樽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史書記載,古代的寫法可能以象形為主,如“樽”部可能表示一個盛滿物品的容器,而“瓦”部則表示瓦片的形狀。然而,具體的古代寫法已不可考。
例句
1. 冰糖樽是由瓦樽所制成,可以儲存冷藏食品。
2. 上古時代,人們将糧食裝在瓦樽中,防止它們受潮變質。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瓦樽蓋(wǎ zūn gài)
近義詞:瓦罐(wǎ guàn)、瓦壇(wǎ tán)
反義詞:陶缶(táo fǒu)、陶壇(táo tán)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