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天一閣的意思、天一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天一閣的解釋

明 嘉靖 間 浙江 鄞縣 範欽 藏書閣名。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意命名,一說因得 元 揭傒斯 所書 吳道士 龍虎山 天一池 石刻而取名。為 中國 現存最古的藏書樓。建于 明 嘉靖 末年,閣址在今 甯波 月湖 之西。藏書始得自 豐氏 萬卷樓 , 欽 又多方購求、收集,其後人複有續藏。原有藏書七萬多卷, 清 乾隆 以後,屢經盜竊,散失甚多,至解放時尚存一萬三千多卷,其中包括 明 代地方志和登科錄等。解放後,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天一閣是中國現存曆史最悠久的私家藏書樓,其名稱源自《易經》"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哲學理念。該建築群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由兵部右侍郎範欽主持建造,坐落于浙江甯波月湖西岸。主體建築為硬山頂重樓式結構,面闊六間,取"地六"之數,與"天一"形成陰陽相合的布局,這種設計體現了中國古代藏書樓防火避災的營造智慧。

作為亞洲現存最古老的圖書館,天一閣現存古籍30餘萬卷,涵蓋明代地方志、科舉錄、政書等珍稀文獻。其獨創的"代不分書,書不出閣"管理制度,通過家族共管、分房鎖鑰等舉措,使藏書得以延續四百五十餘年。清乾隆帝為編纂《四庫全書》曾特谕仿天一閣形制建造"南北七閣",其範式對中國古代藏書文化産生深遠影響。1982年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入選"中國四大古藏書樓"名錄。

網絡擴展解釋

天一閣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私家藏書樓,其名稱與曆史背景、文化内涵密切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天一閣由明代官員範欽于嘉靖四十年(1561年)在浙江甯波建造,取《易經》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意命名,寓意以水克火,避免藏書樓遭火災。它是亞洲現存最古老的圖書館之一,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建築與文化特色

  1. 結構布局
    主建築“寶書樓”為兩層木結構,樓上通為一間,樓下分六間,對應“天一地六”理念。閣前鑿有“天一池”用于防火,周圍園林布局清幽,兼具藏書功能與江南園林藝術美感。

  2. 藏書管理
    範欽立下“代不分書,書不出閣”祖訓,鑰匙由各房分管,非全體族人同意不得開閣。清代藏書曾達7萬卷,現存古籍近30萬卷,含宋元刻本、明代地方志等珍本。

三、文化意義

天一閣不僅是藏書場所,更象征中國古代文人對典籍的保護精神。其命名理念、建築規制影響了清代文淵閣等皇家藏書樓設計,錢秀芸因未能登閣而抱憾的故事亦成為文化典故。

現狀:現為甯波重要文化地标,藏書涵蓋古籍善本、書畫碑帖等23.5萬件,兼具曆史研究與旅遊價值。

别人正在浏覽...

奧衍百役鄙臣碧幌采輯超踰春人瓷铛燈亮兒東絹端視孵化改刊幹鼈垢恥貴紙海鬼酣邊漢缺和铎亨嘉之會恒例橫蒙活茬江澳簡惠見溺不救巾鞲進善懲奸近小巨鱗拘賣矩繩康熙帝潰偾老幺瞭高零碎龍蟠鳳逸陸溺賣賊眊荒門口描神畫鬼命麈念念有詞烹鍛且暫清克善攝繩表沈藍詩歌手表書策頌揚貪黑攤簧貼梗海棠拖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