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對帝王的文章、诏書、敕令的谀稱。 唐 窦蒙 《題<述書賦語例字格>後》:“所獻《大同賦》、《三殿蹴踘賦》,以諷興諫諍為宗,以匡君救時為本。帝乃咨爾,可編筴書,中使王人,榮耀戚裡,龍章鳳篆,寵錫儒門。”
(2).指道教的符箓。《雲笈七籤》卷六:“龍章鳳篆,顯至理之良詮。”《水浒傳》第一回:“照那石碣上時,前面都是龍章鳳篆,天書符籙。”
“龍章鳳篆”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lóng zhāng fèng zhuàn,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帝王文書的尊稱
指對帝王文章、诏書、敕令的尊稱或美譽,常用于形容其文辭華美、氣度非凡。例如唐代窦蒙《題〈述書賦語例字格〉後》中提到“龍章鳳篆,寵錫儒門”,即用此意。
道教符箓的象征
也指道教中帶有神秘色彩的符箓,因其筆畫繁複、形似龍鳳而得名,寓意神聖與祥瑞。
作為成語使用時,形容書法或文章的雄偉氣勢與藝術性:
參考來源:
《龍章鳳篆》是一個漢字詞組,意指龍的紋章和鳳的篆刻。
龍(辶+王):部首為辶,筆畫數為5
章(立+卩):部首為立,筆畫數為11
鳳(幾+中):部首為幾,筆畫數為4
篆(竹+亻):部首為竹,筆畫數為15
《龍章鳳篆》一詞的來源不詳。
《龍章鳳篆》的繁體字為「龍章鳳篆」。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對應《龍章鳳篆》,古時的寫法可能會稍有差異。
1. 老師用《龍章鳳篆》刻下了這幅精美的篆刻作品。
2. 他背誦了一首《龍章鳳篆》風格的古詩。
- 龍紋 - 鳳紋 - 篆刻 - 詞章 - 字篆
鱗次栉比、瑰麗多彩、字畫之珍、篆刻藝術
平淡無奇、普通字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