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蕙蘭的意思、蕙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蕙蘭的解釋

(1).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叢生,狹長而尖,初夏開花,色黃綠,有香味,庭園栽植,可供觀賞。《古詩十九首·冉冉孤生竹》:“傷彼蕙蘭花,含英揚光輝。”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二:“濯纓醴泉,被服蕙蘭。” 晉 陸機 《鼈賦》:“咀蕙蘭之芳荄,翳華藕之垂房。” 宋 鄒浩 《四柏賦》:“蕙蘭馥鬱乎亭檻,錦綺焜煌乎塗泥。”

(2).喻芳潔純美。多指女子。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牛相教女》:“杏臉桃腮,又當有松筠節操,蕙蘭襟懷。” 清 蔣士铨 《桂林霜·移帳》:“卻喜姬人 顧氏 ,冰雪聰明,蕙蘭心性。”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蕙蘭是漢語中一個具有豐富文化内涵的植物名詞,其釋義可從字源、植物學特征及文學意象三個層面解析。

一、字源解析 "蕙"與"蘭"均為古代香草名。《漢語大詞典》載"蕙"字本義為"香草名,俗名佩蘭",其香氣清冽,常與"蘭"并稱,形成"蕙蘭"這一複合詞。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特别指出"蕙"屬"草"部,強調其草本植物屬性。

二、植物學定義 現代植物學将蕙蘭(Cymbidium faberi)歸類為蘭科蘭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據《中國植物志》描述,其特征包括:假鱗莖不明顯,葉5-8枚帶形直立,總狀花序具6-12朵花,唇瓣具紫紅色斑點,花期3-5月。該物種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二級保護植物。

三、文化意象 在文學傳統中,蕙蘭被視為高潔品格的象征。屈原《楚辭·離騷》中"餘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的記載,将蕙蘭比作賢者。宋代朱熹《楚辭集注》注稱"蕙亦香草,而蘭之尤芳者",強化了其文化符號價值。清代陳淏子《花鏡》更具體描述其"花形似蘭而稍瘦,香尤清遠"的審美特征。

曆代文人對蕙蘭的詠歎形成固定意象群,如唐代杜牧"蘭溪春盡碧泱泱,映水蘭花雨發香"的描繪,宋代黃庭堅"蕙蘭有恨枝尤綠,桃李無言花自紅"的比興,均體現其在傳統文化中的特殊地位。

網絡擴展解釋

“蕙蘭”一詞可從植物學、文化象征及成語寓意三個維度進行解釋,綜合多來源信息整理如下:

一、植物學特征

  1. 基本屬性
    蕙蘭是蘭科蘭屬多年生地生草本植物,别名九子蘭、夏蘭等。葉片5-8枚,呈帶形,直立性強,長25-80厘米,葉緣有粗鋸齒,假鱗莖不明顯。花期3-5月,花葶粗壯,總狀花序具5-11朵花,花色多為淺黃綠色,唇瓣帶紫紅色斑,香氣濃郁。

  2. 分布與習性
    分布于中國甘肅南部、秦嶺以南及尼泊爾、印度北部等地,生長于海拔700-3000米的濕潤透光處。喜陰,耐寒耐高溫,適宜疏松透水的土壤。

二、文化象征意義

  1. 品德與精神象征
    蕙蘭自古被喻為“士大夫氣概”,象征高潔、堅貞、寬容與善良,常以富麗典雅的形象代表中華民族的團結精神與文明曆史。與白芷并稱“蕙芷”,寓意領土完整、民族繁榮。

  2. 文學意象
    古詩文中常以蕙蘭比喻女子芳潔純美,如《古詩十九首》中“傷彼蕙蘭花,含英揚光輝”,突出其高雅脫俗的特質。

三、成語與藥用價值

  1. 成語含義
    “蕙蘭”作為成語,形容人品高尚、德行美好,如蘭之芳香般令人愉悅。

  2. 藥用功能
    根皮可入藥,性味苦甘溫,具潤肺止咳、驅蟲之效,用于治療咳嗽、蛔蟲症等。


蕙蘭既是具有觀賞價值的植物,也是中華文化中品德與民族精神的象征,兼具實用與美學意義。

别人正在浏覽...

闆僵播映跛牂常例錢朝堂詞費叢擁翠幕打怵打道待賈大瑕刁民非命風吹雨打光譜歸全厚非黃口花營錦陣會館慧巧嚼嚼郊牧荊冠金張九疇拘謹栗岡硯領洗林叟螺蛳旋慢黩内容空洞辇路甯嘉批判淺毛鉛母瓊靡麴引錢溽露三倫散叛發撒施栅鑰設佩世道詩劇雙秤書版豎豹尾輸實他傷同室頭蝨吞聲微故俠烈相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