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平天囯 安置全劳力男子的机构。 牟安世 《太平天囯》第三章第二节:“男馆又分为‘牌面馆’与‘牌尾馆’;城中凡男子十六岁至五十岁,谓之牌面,馀为牌尾。”
“牌面馆”是一个历史词汇,主要与太平天国的社会管理制度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牌面馆是太平天国时期(1851-1864)用于安置“牌面”男子的机构。所谓“牌面”,指年龄在16岁至50岁之间、具有完全劳动能力的男性。与之对应的“牌尾馆”则安置老幼病残等非全劳力人员。
部分现代解释(如)将“牌面馆”引申为成语,形容“表面光鲜、内心虚伪”的人。但这一用法缺乏广泛历史文献支持,可能属于误传或现代衍生义,需谨慎使用。
据《太平天国》等资料记载,男馆分为“牌面馆”与“牌尾馆”,明确以年龄和劳动力为划分标准(牟安世《太平天国》第三章第二节)。
该词主要作为历史术语使用,若需引用非历史语境下的含义,建议结合上下文并标注来源差异。
《牌面馆》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指经营打牌的场所或者举办打牌比赛的场所。
《牌面馆》的拆分部首是牛、阝,总共有14个笔画。
《牌面馆》一词的来源比较简单直接,由“牌面”和“馆”两个词组成。其中,“牌面”指的是牌的正面,也可以表示扑克牌或者其他纸牌;“馆”则是指作为场所的建筑物。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牌面馆”这个词。
《牌面馆》的繁体写法没有变化,仍然写作「牌面馆」。
在古时候,「牌面馆」的汉字写法与现代基本一致,没有明显的变化。
1. 这个城市有很多牌面馆,牌友们经常聚在一起玩扑克。
2. 昨晚在牌面馆参加了一场比赛,终于赢得了冠军。
- 扑克牌
- 纸牌
- 比赛
- 游戏
- 桌子
- 扑克室
- 扑克场
- 游戏馆
- 餐厅
- 酒吧
- 咖啡馆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