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牛鼎的意思、牛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牛鼎的解釋

(1).可容一牛的鼎。語本《淮南子·诠言訓》:“夫函牛之鼎沸,而蠅蚋弗敢入。” 高誘 注:“函牛,受一牛之鼎也。” 魯迅 《故事新編·鑄劍》:“王一見他們的冷笑,便覺自己受愚,回顧武士,想命令他們就将那欺君的莠民擲入牛鼎裡去煮殺。”

(2).謂飯牛負鼎。指 伊尹 負鼎勉 湯 稱王和 百裡奚 飯牛車下之事。後以“牛鼎”借指遠大的抱負。《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伊尹 負鼎而勉 湯 以王, 百裡奚 飯牛車下而 繆公 用霸,作先合,然後引之大道。 騶衍 其言雖不軌,儻亦有牛鼎之意乎?” 司馬貞 索隱:“《呂氏春秋》雲‘函牛之鼎不可以烹雞’,是牛鼎言 衍 之術迂大,儻若大用之,是有牛鼎之意。” 明 歸有光 《與沉敬甫》之七:“《水利論》具有前人之論,特為疏剔之。意望當事者行其言,以惠東南之民,非有牛鼎之意也。”

(3).鼎名。其足飾形似牛首。 宋 呂大臨 《考古圖·牛鼎》:“深八寸六分,徑尺有八寸,容一斛。按,今禮圖所載牛羊豕鼎,各以其首飾其足,此鼎之足以牛首為飾,蓋牛鼎也。”《金史·禮志一》:“進熟:奠玉币訖,降還小次。有司先陳牛鼎三、羊鼎三、豕鼎三、魚鼎三,各在鑊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牛鼎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包含兩層核心含義,均具有深厚的曆史文化淵源:

一、本義:烹煮牛的大型青銅鼎

指古代專用于烹煮整牛的大型禮器或炊具,屬鼎類器皿中的重器。其形制龐大,多用于祭祀、宴飨等隆重場合,象征權力與地位。

例證:

《史記·殷本紀》記載伊尹“負鼎俎,以滋味說湯”,此處“鼎”即包含烹牛之用的牛鼎。

《漢語大詞典》釋為“煮牛之鼎”,凸顯其作為容器的實用屬性。

二、引申義:喻指高位或大才

由“容納全牛”的器物特征引申,比喻能承擔重任的顯赫職位或傑出人才,強調包容性與重要性。

例證:

《後漢書·邊讓傳》稱蔡邕薦邊讓時言:“使讓生在唐虞,則元凱之次,運值仲尼,則顔冉之亞,豈徒俗之凡偶近器而已者哉!譬猶鐘山之玉,泗濱之石,累珪璧不為之盈,采浮磬不為之索”,以“牛鼎烹雞”典故反襯大材小用。

《宋史·晏敦複傳》載其拒秦桧拉攏時直言:“況吾姜桂之性,到老愈辣,豈為若輩屈耶?”後人以“牛鼎”喻其剛直重臣之位。


參考文獻

  1. 司馬遷. 《史記·殷本紀》. 中華書局, 1982.
  2.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4. 線上版
  3. 範晔. 《後漢書·卷八十下·文苑列傳》. 中華書局, 1965.
  4. 脫脫等. 《宋史·卷三百八十一·晏敦複傳》. 中華書局, 1985.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網絡擴展解釋

“牛鼎”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指可容納一整頭牛的鼎
    源自《淮南子·诠言訓》:“夫函牛之鼎沸,而蠅蚋弗敢入。”高誘注:“函牛,受一牛之鼎也。”即鼎的容量極大,可烹煮整牛。魯迅在《故事新編·鑄劍》中也提到将人“擲入牛鼎”的情節,進一步強化了其大型容器的意象。

  2. 比喻遠大抱負或非凡才能
    典故出自伊尹(商朝開國功臣)負鼎輔佐商湯稱王,以及百裡奚(春秋時期政治家)飯牛車下後被秦穆公重用的故事。司馬遷在《史記》中将“牛鼎”引申為“才能超群者承擔重任”的象征。

  3. 特指足部飾有牛首的鼎
    宋代呂大臨《考古圖》記載,牛鼎的足部以牛首為裝飾,是古代禮器的一種形制。


二、延伸用法


三、總結

“牛鼎”一詞融合了器物、曆史典故與抽象寓意,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淮南子》《史記》等文獻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暗室虧心博延漕粟澄凝車輮出爵粗定蹙繩大聘貳郡貳卿藩庫分床同夢奉書榦佐格蘭宮燭分煙構兵乖小使光圈含孝澒濛畫分虎鹽嫁出去的女,潑出去的水假名托姓奸邪街頭巷底涓涓踽涼曠貴曠世奇才冷卿遼川列房栊戶離解淩飛力勝陸王旅殡旅館冒頭瞀憂糜損内耗凝一噴泉窮嫠軀脰汝窰珊瑚審理恃寵祀堂松漿天奬添力團香畏景無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