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桀儁 ”。亦作“ 桀駿 ”。才能出衆的人。《禮記·月令》:“﹝孟夏之月﹞命大尉贊桀俊,遂賢良,舉長大。” 鄭玄 注:“桀俊,能者也。”《呂氏春秋·孟秋》:“天子乃命将帥,選士厲兵,簡練桀儁。”《淮南子·人間訓》:“而 越 人皆入叢薄中與禽獸處,莫肯為 秦 虜,相置桀駿以為将,而夜攻 秦 人。”
“桀俊”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桀俊”指才能出衆的人,通常用于形容在智慧、能力或品德上超越常人的傑出人物。該詞在古籍中多寫作“桀儁”或“桀駿”,屬于同義異形詞。
“桀俊”是一個褒義複合詞,側重贊頌人才的全方位卓越性,既可指曆史人物,亦可用于當代語境中的比喻或命名。
《桀俊》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形容人的才能出衆,非常聰明、機智。
《桀俊》這個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桀(jī)和俊(jùn)。
桀(jī)的部首是木,總共有10個筆畫。
俊(jùn)的部首是人,總共有9個筆畫。
《桀俊》這個成語源自于《詩經·唐風·桀鳥》:“桀鳥之子,豈無桀人。”原意為桀鳥的子孫怎麼會沒有才智出衆的人呢。
繁體字是「桀俊」。
古時候,漢字「桀」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總體來說形狀比較相似,都包含有木的部首和其他一些部件。
漢字「俊」的古時候寫法可能也有一些變化,但和現代寫法相比,依然包含有人的部首和其他一些部件。
他非常聰明,被譽為班級裡的桀俊。
桀骜不馴、桀傲不恭、桀黠多變、桀骜不遜等。
聰明才智、智勇雙全、才華橫溢。
愚笨、愚鈍、呆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