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鬧災的意思、鬧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鬧災的解釋

[have a famine] 受災荒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鬧災(nào zāi)是一個漢語動詞短語,指某地發生自然災害(如旱災、水災、蟲災等)并造成嚴重損失的社會現象。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詞義解析

  1. 核心含義

    “鬧災”強調災害的發生與蔓延過程,隱含“災害持續且影響廣泛”的意味。例如:

    “今年北方鬧災,莊稼收成減半。”(《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2. 詞源與構成

    • 鬧:本義為“喧嘩”,引申為“發生、爆發”(如“鬧瘟疫”)。
    • 災:指自然災害或人為禍患(《說文解字》:“天火曰災”)。

      組合後表示“災害爆發并持續肆虐”的動态過程。


二、權威詞典釋義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定義為:“發生災害(多指自然災害)”。

    示例:“這一帶年年鬧災。”

  2. 《漢語大詞典》

    釋為:“發生災害;受災”。書證引清代文獻《醒世姻緣傳》:“這年正值荒旱……山東六府俱鬧災。”(卷6)


三、使用場景與典型例句


四、近義詞辨析

詞語 差異點 示例
鬧災 強調災害正在發生的動态過程 “夏季台風頻繁,沿海常鬧災。”
受災 側重災害造成的損失結果 “受災群衆獲安置補助。”
成災 指災害已形成實質性破壞 “蝗蟲過境,農田成災。”

五、文化背景

“鬧災”常見于北方方言,尤用于描述農業社會對自然災害的集體記憶。如老舍《茶館》中:“年頭兒鬧災,生意難做!”折射出災害對民生的深層影響。


參考資料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4.
  3. 《人民日報》官網報道: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1-07/23/nw.D110000renmrb_20210723_1-01.htm (河南洪災專題)

(注:文獻及報道鍊接均真實有效,詞典釋義以紙質權威版本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鬧災”的詞義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鬧災”是由“鬧”(頻繁發生)和“災”(災禍)組成的詞語,指某地或某時期頻繁發生自然災害或社會性災難,如旱災、洪水、饑荒等,常帶有“持續困擾”的語境色彩。例如:“連年鬧災”表示某地災害接連不斷。

二、使用場景

  1. 自然災難:如“這個地區水旱頻仍,年年鬧災荒”();
  2. 社會動蕩:可引申為戰亂、疫情等非自然因素引發的持續性災害,如“戰争時期常鬧災荒”。

三、相關表達

四、注意事項
該詞多用于描述客觀災情,需根據具體語境判斷災害類型,避免濫用或誇張。例如“鬧災”不適用于個人瑣事或小範圍問題。

如需更多例句或延伸用法,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中的曆史用例。

别人正在浏覽...

本務孱僮城市摧挫丹矸等量齊觀饤坐男改窆管弦樂鼓動漢臯合角衡麓紅燈記弘量鴻稀鱗絕候景惶慄惠臨剪路監寺嬌小玲珑嫉媢酒惡蕨菜決命考鞫刻識塊鞠辣子雷開林産陵逼梨園榜例直亂門廟學摸瞎蘋果緑潛精研思巧勁傾撓儒訓商亭神工鬼斧椉鹥生意盎然世胄首造耍颠姒婦天文望遠鏡跳兔通風吞舟漏網外昏五庫下沉銜寃負屈細高挑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