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衡麓的意思、衡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衡麓的解釋

1.見"衡鹿"。 

2.官名。守護山林之官。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衡麓”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衡麓”是“衡鹿”的異寫形式,屬于同音通假現象。二者均指古代守護山林的官職,最早見于《左傳·昭公二十年》:“山林之木,衡鹿守之。”孔穎達疏解時指出,此官職與《周禮》中“林衡”職能相似,負責巡視林麓、執行山林禁令。

二、職能考據

  1. 山林管理
    作為司徒屬官,主要負責監管山林資源,防止濫伐盜采,體現古代對自然資源的制度化管理。

  2. 宰相别稱說
    清代學者章炳麟提出特殊觀點,認為“衡麓”可能是宰相的别稱。他通過考證指出,商代伊尹的官職“阿衡”(又稱“保衡”)即源于此稱謂,暗示其地位相當于輔政重臣。

三、詞源辨析

“衡”本義為稱量器具,引申為權衡、管理;“麓”指山腳,合稱即暗含“管理山麓”的職能。該詞反映了古代官職命名中“以職事為名”的特點。


提示:該詞屬于生僻古語,現代多用于文獻研究。若需深入考證,可參考《周禮》《左傳》注疏及章炳麟《官制索隱》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衡麓

衡麓(héng lù)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的意思是指鑒别衡量正誤或者事情的好壞。

拆分部首和筆畫

衡字的部首是行,總共有10個筆畫;麓字的部首是鹿,總共有19個筆畫。

來源

“衡麓”一詞源自《周易》中的經文,原指用來鑒别吉兇的鼎足之衡和山下平川之事。

繁體

繁體字“衡麓”是「衡麓」。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衡麓”有着不同的寫法,其中衡字曾使用「腥,行,井,興,細,林,橫」等字代替;麓字曾使用「賂,陸,叿,陸,律,辘」等字代替。

例句

1. 他憑借着豐富的經驗和敏銳的洞察力,可以衡麓事情的真僞。

2. 這個定律是鑒别科學與僞科學的重要标志,用來衡麓學術研究的價值。

3. 他在突如其來的危機面前表現出了超凡的智慧,能夠衡麓各種可能的解決方案。

組詞

衡麓并不常用于組詞,但可以根據上下文使用其他詞語來補充,比如“衡麓标準”、“衡麓原則”等,用來強調判斷事物的準則或者原則。

近義詞

衡麓的近義詞包括:衡量、權衡、鑒别、評價

反義詞

衡麓的反義詞包括:隨意、主觀、不拘一格、任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