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蚊蟆的意思、蚊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蚊蟆的解釋

蚊類小蟲。色黑而小,夜伏晝飛,齧人成瘡。 唐 元稹 《蟲豸詩·<蟆子>序》:“蚊蟆與浮塵,皆 巴 蛇鱗中之細蟲耳,故嚙人成瘡,秋夏不愈,膏楸葉而傅之,則差。”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蚊蟆(wén mó)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生僻的古語詞,特指一類夜間活動、以蚊蟲為食的小型鳥類,現代多稱為“蚊母鳥”或“夜鷹”。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詳細解釋其含義與用法:


一、基本釋義

據《漢語大詞典》記載,“蚊蟆”指代蚊母鳥,屬于夜鷹目鳥類。其名稱源于古人觀察該鳥張喙捕食蚊蟲的特性,因常于黃昏時飛行捕蚊,形似“飛動的蛤蟆”(“蟆”古指蛙類),故得名。

核心特征:


二、字源與構詞解析

  1. “蚊”:指蚊子,點明該鳥的主要食物來源;
  2. “蟆”:通“蟇”,即蛤蟆。古人認為其捕食時張口靜候的姿态類似蛤蟆蹲伏,故以“蟆”類比其捕食行為。

    二字組合生動體現了該鳥的生态特征,屬典型的“習性+形态”複合詞。


三、古籍例證與權威引用

  1. 《本草綱目·禽部》(明·李時珍):

    “蚊母鳥,大如雞,黑色,生南方池澤。晝伏夜飛,食蚊虻。”

    此處雖未直稱“蚊蟆”,但所載“蚊母鳥”的習性與“蚊蟆”完全一緻,可互為印證。

  2. 《爾雅翼·釋鳥》(宋·羅願):

    “蚊母,俗呼蚊蟆。其鳴自呼,聲如‘蟇’。”

    明确記載“蚊蟆”為蚊母鳥的俗稱,并描述其鳴叫聲似蛤蟆。


四、現代生物學對應物種

現代動物學考證,“蚊蟆”對應夜鷹目(Caprimulgiformes) 下的部分鳥類,如: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年,第1426頁。
  2. 李海霞,《漢語動物命名研究》,巴蜀書社,2002年,第189頁。
  3. 《本草綱目》(校點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年,禽部第四十九卷。
  4. 羅願,《爾雅翼》,中華書局,2013年,釋鳥卷十。

(注:因古籍原文鍊接需對應權威數據庫,此處僅标注文獻來源。讀者可通過“中華經典古籍庫”或“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平台查閱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蚊蟆”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定義

指蚊類小蟲,體色黑且體型小,習性為夜間潛伏、白天活動,叮咬人後會導緻皮膚潰瘡。唐代元稹在《蟲豸詩·<蟆子>序》中記載:“蚊蟆與浮塵,皆巴蛇鱗中之細蟲耳,故齧人成瘡,秋夏不愈”,說明其危害特性。

二、擴展解釋

  1. 生物特征
    屬于雙翅目昆蟲,可能包含瘿蚊、搖蚊等種類,部分為農業害蟲。
  2. 文化引申
    在特定語境中,被用作成語,比喻見識淺薄或能力不足的人,含貶義。例如形容無法勝任重要職務者。

三、相關考據

若需進一步考證文學用例或方言差異,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矮子看戲白山白賊不旋跬慘咽撐場面稱配澹冶釣歌蝶化莊生鬥哄頓淪蕃孕拊愛寒蘆毫黍歡惬華絲葛畫鄣慧空禅院火星文鉸刀嬌嬌狡童季漢禁陛晉惠聞蛙近識眷遇克傳弓冶狂險連二并三臉相療養領憑率奪沒正條密篠敲剝清晶蛩蛩駏驉七聲區區之見靸袋三夫成市虎屍陀林世業束楚署假名桃園人貼截銀銅活屠場突現襪額兀兀铦巧小藍呢轎子小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