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南浦的意思、南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南浦的解释

(1).南面的水边。后常用称送别之地。《楚辞·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王逸 注:“愿 河伯 送己南至江之涯。”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唐 李贺 《黄头郎》诗:“黄头郎,捞拢去不归。南浦芙蓉影,愁红独自垂。” 王琦 注引 曾益 曰:“南浦,送别之地。” 清 曹寅 《登署楼适培山至用东坡真州诗韵同赋》:“西风晴十日,南浦别经年。”

(2).词牌名。 唐 《教坊记》《南浦子》曲, 宋 词则借旧曲名另制新调。双调,分一百零二字平韵及一百零五字仄韵两体。 宋 人多填仄韵词。参阅《词谱·南浦》

(3).地名。在 江西省 南昌县 西南, 章江 至此分流。 唐 王勃 《滕王阁》诗:“画栋朝飞 南浦 云,珠帘暮捲西山雨。” 聂文郁 注:“本诗 南浦 ……应是 江西 南昌 西南的 南浦 。” 宋 王安石 《南浦》诗:“ 南浦 随花去,迴舟路已迷。” 清 宋琬 《罗篁庵先生生日歌》序:“ 西山 南浦 ,长吟帝子之高楼; 白下 长干 ,重启 谢公 之别墅。”

(4).古水名,一名 新开港 ,在今 武汉市 南。 唐 李白 《江夏行》:“适来往 南浦 ,欲问 西江 船。” 王琦 注引《太平寰宇记》:“ 南浦 ,在 鄂州 江夏县 南三里……以其在郭之南,故曰 南浦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南浦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深厚文化意蕴的词汇,其含义可从字面、文学意象及地理实体三个层面理解:

  1. 字面本义

    指南面的水边或河流入海口处。此义项源于古代典籍对地理方位的描述,“浦”本身即指水边、河岸或河口地带。例如《楚辞·九歌·河伯》中“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此处“南浦”即指南方的水岸,奠定了其作为送别之地的文学意象基础。

  2. 文学意象

    在古典诗词中,“南浦”演变为象征离别的经典意象。自南朝江淹《别赋》名句“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后,“南浦”便成为文人笔下表达送别、分手之情的固定符号,承载着浓郁的感伤色彩。如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王维《送别》“送君南浦泪如丝”等,均借“南浦”寄托离愁别绪。这一意象源于古人常于城郭南面的水滨送行,后经文学渲染成为文化共识。

  3. 地理实体

    历史上存在以“南浦”为名的实际地名:

    • 唐代县名:今重庆市万州区一带,唐贞观八年(634年)置南浦县,属夔州。
    • 河流名称:江西省南昌市西南有“南浦亭”,因临近赣江分流处(古称“南浦”)得名,王勃《滕王阁序》中“画栋朝飞南浦云”即指此。
    • 天津古称:金代曾改析津府为“南浦”,治所在今天津市武清区。

总结

“南浦”一词融合了地理实指与文学象征,其核心文化内涵在于“水畔送别之地”。作为诗歌中的经典意象,它凝结了千年来文人墨客的离情别恨,是中国离别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地名遗存亦印证了词汇从具象到抽象的演变过程。

参考资料依据:

释义综合参考《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对“南浦”的条目解释;文学意象分析援引《楚辞·九歌·河伯》、江淹《别赋》、白居易《南浦别》等原典;历史地名考据依据《旧唐书·地理志》《读史方舆纪要》等史料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

“南浦”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常见词汇,含义丰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字面意义:指南面的水边,如《楚辞·九歌·河伯》中“送美人兮南浦”。这一用法奠定了其作为地理方位的基础。

二、文学意象

  1. 送别之地:从屈原开始,“南浦”逐渐演变为送别之地的代称。江淹《别赋》中“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进一步强化了离愁别绪的意象,成为唐宋诗词中常见典故(如王勃《滕王阁诗》、白居易《南浦别》等)。

三、地理名称

  1. 中国古地名:
    • 武汉:古称“新开港”,位于今武汉市南部。
    • 江西南昌:章江分流处,王勃《滕王阁诗》中“南浦云”即指此。
  2. 朝鲜城市:今朝鲜西海岸的工业城市,旧名“镇南浦”,为平壤外港。

四、词牌名

  1. 词调名称:源于唐代教坊曲《南浦子》,宋代发展为双调词牌,分平仄两体,如鲁逸仲《南浦·旅怀》等。

补充说明

以上信息综合自权威词典及文学研究,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楚辞》《文选》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抱方变化无常并举玻璃钢诚己刑物宠惜刺啓厎厉断背对心眼分队浮虑俯拾冠狗硅谷桂绿古月横蔑黄金埒偟遽护秋交地焦灭憍逸焦唣汲短井底箕山之操九芒浚洫砠田剧务科进联亘粮石例规淩杂漫不经意牦虱门节庙谋籋口冥差民屯酿事攀弄禽犊亲身任姒商山老山陆施食守舍司号员夊夊桃花纸天笔文深之柱文茵窝囊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