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木制的盛流質容器。《墨子·備城門》:“用瓦木罌容十升以上者,五十步而十,盛水且用之。” 孫诒讓 間诂:“罌,或瓦或木,皆可以盛水也。” 宋 沉括 《夢溪筆談·雜志二》:“ 刁約 使 契丹 ,戲為四句詩,曰:‘押燕移離畢,看房賀跋支。餞行三匹裂,密賜十貔貍。’……匹裂,小木罌,以色綾木為之,如黃漆。”
(2).見“ 木罌缻 ”。
“木罂”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字面含義
指木制的盛流質容器,如盛水或液體的器具。該詞由“木”(木材)和“罂”(古代容器,類似甕)組成,強調材質與用途的結合。
曆史用例
軍事策略中的“木罂”
在“木罂渡河”典故中,“木罂缻”指一種簡易渡河工具,通過捆綁木器增強浮力,用于突襲作戰。例如漢初韓信曾用此法迷惑敵軍,成功渡河。
其他解釋争議
部分資料(如)提到“木罂”象征“内心堅定、忠誠”,但此說法未見于權威古籍或主流詞典,可能為現代引申義或誤讀,需謹慎參考。
“木罂”主要指古代木制容器,兼具實用與軍事功能。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墨子》《夢溪筆談》等原始文獻,或結合考古資料分析其形制。
《木罂》是一個漢字詞彙,意思是指一種古代用木頭制作的嬰兒帶。它常常用于古代嬰兒護理中,可以将嬰兒抱在木罂中,保護嬰兒的安全。
《木罂》的拆分部首是木(mù),表示與木頭相關,而罂(yīn)則是字的主體部分,用來表示具體的含義。《木罂》一共由12個筆畫組成。
《木罂》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漢書·宦者列傳》中,形容當時帝王家庭使用的嬰兒帶。現在使用的簡體字“木罂”取自繁體字“木繩”,字形相似。
在古代,人們對《木罂》的書寫有些許差異,但基本上仍然保持了現在的字形。由于字形的演化,古代的字寫法可能稍有不同,例如字形的結構和筆畫的書寫順序。
1. 嬰兒剛出生時,家人會用木罂将其保護起來。
2. 這個木罂是古代帝王家族傳承的珍寶。
3. 那個村莊的傳統習俗中,所有的嬰兒都使用木罂。
組詞: 木制、木工、木雕、******、罂粟花
近義詞: 嬰兒背簍、木瓦
反義詞: 布袋、手提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