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木制的盛流质容器。《墨子·备城门》:“用瓦木罌容十升以上者,五十步而十,盛水且用之。” 孙诒让 间诂:“罌,或瓦或木,皆可以盛水也。”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杂志二》:“ 刁约 使 契丹 ,戏为四句诗,曰:‘押燕移离毕,看房贺跋支。饯行三匹裂,密赐十貔貍。’……匹裂,小木罌,以色綾木为之,如黄漆。”
(2).见“ 木罌缻 ”。
“木罂”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字面含义
指木制的盛流质容器,如盛水或液体的器具。该词由“木”(木材)和“罂”(古代容器,类似瓮)组成,强调材质与用途的结合。
历史用例
军事策略中的“木罂”
在“木罂渡河”典故中,“木罂缻”指一种简易渡河工具,通过捆绑木器增强浮力,用于突袭作战。例如汉初韩信曾用此法迷惑敌军,成功渡河。
其他解释争议
部分资料(如)提到“木罂”象征“内心坚定、忠诚”,但此说法未见于权威古籍或主流词典,可能为现代引申义或误读,需谨慎参考。
“木罂”主要指古代木制容器,兼具实用与军事功能。若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墨子》《梦溪笔谈》等原始文献,或结合考古资料分析其形制。
《木罂》是一个汉字词汇,意思是指一种古代用木头制作的婴儿带。它常常用于古代婴儿护理中,可以将婴儿抱在木罂中,保护婴儿的安全。
《木罂》的拆分部首是木(mù),表示与木头相关,而罂(yīn)则是字的主体部分,用来表示具体的含义。《木罂》一共由12个笔画组成。
《木罂》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汉书·宦者列传》中,形容当时帝王家庭使用的婴儿带。现在使用的简体字“木罂”取自繁体字“木繩”,字形相似。
在古代,人们对《木罂》的书写有些许差异,但基本上仍然保持了现在的字形。由于字形的演化,古代的字写法可能稍有不同,例如字形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顺序。
1. 婴儿刚出生时,家人会用木罂将其保护起来。
2. 这个木罂是古代帝王家族传承的珍宝。
3. 那个村庄的传统习俗中,所有的婴儿都使用木罂。
组词: 木制、木工、木雕、******、罂粟花
近义词: 婴儿背篓、木瓦
反义词: 布袋、手提袋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