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目刻的意思、目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目刻的解釋

即刻。蒲劇《薛剛反朝》第二場:“托付 陽河 大事,目刻進京。”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目刻”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含義

2.出處與用例

3.使用場景

4.注意辨析

“目刻”屬于相對生僻的詞彙,現代日常使用較少,多見于傳統戲曲或文學作品,需結合上下文理解其“立即”的核心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目刻的意思

《目刻》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兩個含義:

1. 形容眼睛的神采犀利或者目光銳利。

2. 形容字迹清晰或者書寫工整。

目刻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目刻》的拆分部首是“目”字的部首,即“⺮”,表示“眼睛”;筆畫數是6畫。

目刻的來源

《目刻》一詞最早見于《明史·陸信傳》:“其舉子明達儒者,懸秀目,延攣刻觀之。”這裡的“刻觀之”指的就是“銳利地觀察”。隨後,《目刻》逐漸演變為形容眼神犀利或字迹清晰的詞語。

目刻的繁體

《目刻》的繁體字為“目刳”。

目刻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将《目刻》裡的“⺮”字部分寫作“木”,即“木刻”。這是因為古代對于“⺮”和“木”的書寫形态沒有嚴格的區分。

目刻的例句

1. 他展現出了目刻的神采,讓人不敢直視。

2. 她的字寫得非常目刻,一絲不苟。

目刻的組詞

1. 目光灼刻

2. 筆迹目刻

3. 眼神目刻

目刻的近義詞

1. 目光炯炯

2. 眸子銳利

3. 字體規整

目刻的反義詞

1. 目光遲鈍

2. 筆迹潦草

3. 字迹模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