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卑微鄙陋。 南朝 梁 江淹 《四時賦》:“故 秦 人 秦 聲, 楚 音 楚 奏,聞歌更泣,見悲已疚,實由魂氣愴斷,外物非救。參四時而皆難,況僕人之末陋也。”
“末陋”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mò lòu(注音:ㄇㄛˋ ㄌㄡˋ),其核心含義為卑微鄙陋,常用于形容身份、地位或品性的低微與粗俗。
詞義解析
文學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南朝梁代文學家江淹的《四時賦》:“參四時而皆難,況僕人之末陋也。” 此處通過對比四季變遷的宏大,反襯出“末陋”之人(自稱謙辭)的渺小。
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代文獻或謙遜表達,如自謙身份低微或形容他人地位、見識的不足。現代漢語中使用較少,屬書面化詞彙。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語境,可參考《四時賦》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
末陋(mò lòu)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極其簡陋、粗糙不堪的樣子或氣質。
末(mò)的部首是木,末的筆畫數為5;陋(lòu)的部首是阝,陋的筆畫數為9。
末陋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史記·太史公自序》:“所以陳者,衣冠陋。”
末陋的繁體字為「末陋」。
古代漢字寫法多有變化,末陋的古代寫法是「末陋」。
這個小屋簡直末陋至極,連一張床都沒有。
末世陋規、末流陋俗、極末陋故、末世陋亂。
簡陋、破舊、破敗、拙樸。
豪華、華麗、精緻、講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