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禀報。《三國志·吳志·全琮傳》:“士大夫方有倒懸之患,故便振贍,不及啟報。”
“啟報”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現多用于文獻或特定語境中,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該詞最早見于《三國志·吳志·全琮傳》:“士大夫方有倒懸之患,故便振贍,不及啟報。”。此句意為因情況緊急,未及時向上級請示便采取了救濟措施,體現了“啟報”的“請示彙報”之義。
“啟報”是古代官場中的規範性用語,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請示或彙報的意圖。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三國志》等古籍或權威辭書(如漢典)。
啟報是指啟動、開啟消息或報告的意思。它是一個動詞,用于指示開始傳達某種信息或消息。
啟報的構成由兩個部分組成:啟 (qǐ) 和 報 (bào)。
啟報的部首是口 (kǒu),表示與口有關。啟報的總筆畫數為12畫。
啟報一詞最早出現在《周易》中,其中“啟報于天”一詞用于描述蔔筮的意義。
在古代,啟報也用于指示将要發出通告、報名或發布重要消息的行為。
啟報的繁體字為啟報。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現代不完全相同。根據《康熙字典》的漢字字典,啟報的古代寫法為「啟報」或「闿報」。
1. 他啟報着新的一天的生活,充滿了希望和挑戰。
2. 手機在早晨啟報的瞬間,一連串的通知和提醒湧入了他的眼前。
1. 啟示:指引導或啟發他人的行為或思考。
2. 報導:指報道或報告信息或新聞。
3. 啟蒙:指引導或開導他人,使其獲取知識或明辨是非。
開啟、傳達、發出、發布、通知
關閉、隱瞞、保密、封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