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onstrous] 滿天;漫天
彌天大禍
(1).滿天。極言其大。《周禮·春官·占夢》“七曰彌” 漢 鄭玄 注:“彌者,白虹彌天也。” 三國 魏 應璩 《報東海相梁季然書》:“頓彌天之網,收萬仞之魚。” 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六:“臣今獨興沮衆之言,深負彌天之過。” 明 陸采 《懷香記·相思露意》:“學海浩茫,谷風乘條,必降彌天之潤。” 陳毅 《莫幹山紀遊》詞:“ 莫幹 好,大霧常彌天。”
(2).喻志氣高遠。《文選·陸機<吊魏武帝>》:“違率土以請寐,戢彌天乎一棺。” 李善 注:“彌天,喻志高遠也。”《晉書·習鑿齒傳》:“﹝ 釋道安 ﹞自北至 荊州 ,與 習鑿齒 相見。 道安 曰:‘彌天 釋道安 。’ 鑿齒 曰:‘四海 習鑿齒 。’時人以為佳對。” 清 金農 《送性原上座還青浦》詩:“成佛莫教 靈運 後,彌天得似 道安 無?”亦以為 道安 的代稱。 唐 劉禹錫 《送仲制東遊兼寄呈靈澈上人》詩:“ 荊州 本自重 彌天 , 南朝 塔廟猶依然。”
滿天。 郭沫若 《水平線下·後悔》:“彌天的黑雲屯成潮陣,連連地在屋頂上奔流。”亦形容極大。 茅盾 《虹》四:“犯下彌天大罪,也還許他悔悟,偏是我連悔悟都不許麼?”
“彌天”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字面含義
指“滿天”或“漫天”,形容事物充滿整個天空,強調範圍極大或程度極深。例如“彌天大霧”“彌天大禍”。
補充說明:在古漢語中,“彌”有“滿、遍”之意(如《周禮》鄭玄注提及“白虹彌天”)。
近義詞
漫天、滿天、滔天。
形容罪過或災難極大
如“彌天大罪”“彌天大謊”,用于強調事件的嚴重性(例:的造句“騙你一輩子”即用此意)。
喻指志向高遠
古代文獻中,“彌天”可象征宏大的志向。例如《晉書·習鑿齒傳》記載釋道安與習鑿齒的對話:“彌天釋道安,四海習鑿齒”,以“彌天”對“四海”,凸顯氣魄。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引證或現代用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文學解析資料。
《彌天》是一個表示廣袤無邊之意的成語,意為遍布天際或無邊無際。它表達了某個事物或者某種情況無限大、寬廣無邊的程度。
《彌天》由兩個部首組成:弓(弓形部首)和天(立人部首)。它的總筆畫數為11。
《彌天》最早見于古代文獻《淮南子·内篇·天文訓》中,用來形容一種大氣異常寬廣的現象。
《彌天》的繁體字為「彌天」。
古代漢字寫法常常不統一,但《彌天》的古代寫法多與現代相同,隻是個别字形存在差異。
1. 無邊無際的草原延伸到了彌天遼闊的地平線。
2. 天空中彌天的星鬥仿佛在回應着大自然的浩瀚。
1. 彌天大謊:指極為巨大、離奇的謊言。
2. 彌天之力:形容力量極為強大,無法抵擋。
1. 遼闊無垠
2. 廣袤無邊
狹小有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