怱草的意思、怱草的詳細解釋
怱草的解釋
匆促。 宋 蘇轍 《次韻柳子玉谪官壽春舟過宛丘見寄》:“行舟借問何怱草? 淮口 無潮月正虧。”
詞語分解
- 怱的解釋 怱 ō 同“匆”。 筆畫數:; 部首:心; 筆順編號:
- 草的解釋 草 ǎ 對高等植物中除了樹木、莊稼、蔬菜以外的莖幹柔軟的植物的統稱;廣義指莖幹比較柔軟的植物,包括莊稼和蔬菜:青草。野草。茅草。水草。花草。草鞋。草堂(茅草蓋的堂屋,舊時文人以此自稱山野間的住所,有自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現有資料,“怱草”一詞可能為“虉草”“蔛草”或“菵草”的誤寫或混淆。以下是這三個植物的詳細解釋,供您參考:
1.虉草(學名:Phalaris arundinacea L.)
- 科屬:禾本科蒻草屬多年生植物。
- 形态特征:根莖發達,稈高60-150厘米,葉片寬5-15毫米,圓錐花序緊密狹窄,花果期6-8月。
- 分布與生境:生于林下、潮濕草地或水濕處,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等地。
- 藥用價值:全草可調經、止帶,主治月經不調和赤白帶下,含大麥芽堿等化學成分。
2.蔛草(雨久花科植物)
- 科屬:雨久花科少花鴨舌草的全草。
- 藥用功效:性寒味甘,歸肝經,可清肝涼血,用于治療高熱咳血、尿血、丹毒等症。
- 用法:内服煎湯或搗敷外用。
3.菵草(學名:Beckmannia syzigachne)
- 科屬:禾本科菵草屬一年生植物。
- 形态特征:稈高15-90厘米,葉片長5-20厘米,圓錐花序長10-30厘米,穎果黃褐色。
- 生境與用途:常見于濕地、稻田邊,種子可入藥,具清熱利腸胃之效,但也是農田常見雜草。
“怱草”可能為以上三種植物的誤寫。若需進一步确認具體植物,建議結合上下文或植物特征進行比對。若涉及藥用,請咨詢專業醫師。
網絡擴展解釋二
《怱草》一詞的意思是快速生長、茂盛的草。它由“忄”和“艸”兩個部首構成,其中“忄”表示心,而“艸”表示草。該詞源于古代漢字的寫法,也是一種繁體字。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他們通常将形狀稍微有所區别。例如,原始的寫法是「怱」,後來演變成了現在的「怱」。以下是一個例句:“春風吹過,大地上的怱草迅速擡頭。”
與《怱草》相關的組詞有:怱然、怱忙、怱忏。近義詞可以是茂盛、繁茂、蔥茏。相反,反義詞可以是荒蕪、貧瘠、凋零。
希望這些信息能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