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記·淮南衡山列傳》:“臣聞 子胥 諫 吳王 , 吳王 不用,乃曰:‘臣今見麋鹿遊 姑蘇之臺 也。’今臣亦見宮中生荊棘,露霑衣也。”後因以“麋鹿遊”比喻繁華之地變為荒涼之所,暗示國家淪亡。 明 徐複祚 《投梭記·應聘》:“遠害朝看麋鹿遊,蒙筐篚親相叩。” 清 林旭 《虎丘道上》詩:“新愁舊恨相隨續,舉目真看麋鹿遊。”
“麋鹿遊”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詞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延伸,但核心意義與以下兩方面相關:
1. 本義與典故來源
出自《史記·淮南衡山列傳》,記載伍子胥勸谏吳王時提到“麋鹿遊姑蘇之台”,預言若吳王不納谏,繁華的姑蘇台終将荒蕪,成為麋鹿栖居之地。後以“麋鹿遊”比喻繁華之地變為荒涼之所,暗指國家衰亡。例如清代林旭詩句“舉目真看麋鹿遊”即借古諷今,感慨興衰。
2. 現代引申含義
部分現代解釋(如)将其引申為“人在環境中輕松自如”,但這種用法缺乏古籍支撐,可能是對字面意象的再創作。需注意區分:在文學或曆史讨論中,仍應以“國家淪亡”的隱喻為核心。
使用場景建議
《麋鹿遊》是一個中文詞語,指的是麋鹿在自由自在地奔跑和嬉戲玩耍的樣子。
麋(鹿)遊的部首是鹿(鹿)。 麋的總筆畫數為15畫,其中的繁體字為麋。
鹿的總筆畫數為12畫。
《麋鹿遊》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古代文學作品《詩經·國風·邶風·麋鹿》。在這篇詩歌中,描述了麋鹿在自然環境中自由自在地奔跑的景象。
《麋鹿遊》的繁體字寫作「麋鹿遊」。
麋鹿遊的古漢字寫法為「麛鹿遊」。
1. 峽谷中的麋鹿遊得歡快,仿佛在歌頌大自然的美麗。
2. 山間的湖泊邊,我們看到了一群麋鹿遊戲嬉戲的場景。
1. 麋鹿:指的是麋在漢字中的意思,形象地描述了麋鹿的形态。
2. 遊玩:指的是玩耍、嬉戲,在這裡形容了麋鹿自由自在的奔跑。
1. 嬉戲:形容麋鹿歡樂地玩耍。
2. 玩耍:指麋鹿在自然環境中遊戲嬉戲。
1. 困頓:指麋鹿受限制或困擾,不能自由遊動。
2. 固守:指麋鹿停留在一個位置,不願意活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