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虎門銷煙的意思、虎門銷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虎門銷煙的解釋

1839年3月,欽差大臣林則徐到達廣州查禁鴉片。4-5月,共收繳鴉片237萬餘斤。6月3日至25日,由林則徐主持,在虎門海灘當衆銷毀。銷煙行動沉重打擊了外國侵略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虎門銷煙是中國近代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禁煙運動,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事件背景

19世紀中葉,英國為扭轉對華貿易逆差,向中國大量走私鴉片,導緻白銀外流、民衆健康惡化、軍隊戰鬥力下降。道光帝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東禁煙。林則徐采取強硬措施,包括包圍英國商館、切斷物資供應等,迫使鴉片商人交出毒品。

二、銷煙過程

  1. 時間地點:1839年6月3日至25日,在廣東東莞虎門海灘持續23天。
  2. 銷毀規模:共銷毀鴉片19,187箱和2,119袋,總重量達2,376,254斤(約1,188噸)。
  3. 科學方法:采用鹽鹵浸泡+生石灰水解的化學分解法,而非傳統焚燒,避免殘留毒物被二次利用。具體反應公式為: $$ text{CaO} + text{H}_2text{O} rightarrow text{Ca(OH)}_2 + text{熱} $$ 鴉片在堿性高溫環境中徹底分解。

三、曆史意義

四、人物評價

林則徐以"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的誓言,成為民族英雄典範。他拒絕賄賂、注重調查的科學态度,被後世譽為"開眼看世界第一人"。

注:更多細節可參考虎門鴉片戰争博物館史料(來源、2、4、5、9、11)。

網絡擴展解釋二

《虎門銷煙》的意思

《虎門銷煙》是指在廣東省珠江口附近的虎門水域中,針對英國的洋火船煙草走私行為進行的鎮壓行動。該詞傳達了中國人民對外來勢力的抵抗和反抗。

拆分部首和筆畫

《虎門銷煙》的拆字部首主要有三個:虍,門,火。筆畫分别為4、6、4。

來源

《虎門銷煙》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1841年的鴉片戰争。當時,英國為了推廣自己的洋火船煙草,大肆走私到中國,并通過違禁貿易獲取利益。************對此進行了嚴厲的打擊行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虎門銷煙。這次行動是中國人民對外來侵略的抵抗和反抗。

繁體

《虎門銷煙》是繁體字的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虎門銷煙》的漢字寫法和現代基本一緻。

例句

1. 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的抗英鬥争的重要一戰。

2. 《虎門銷煙》是中國曆史上的一段悲壯史詩。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虎門、銷煙、抗争。

近義詞:虎門清關。

反義詞:洋人進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