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安肆的意思、安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安肆的解釋

安樂放縱。《禮記·表記》:“君子莊敬日強,安肆日偷。” 孔穎達 疏:“言小人安樂則其性情日為苟且。”《史記·吳王濞列傳》:“ 吳 與 膠西 ,知名諸侯也,一時見察,恐不得安肆矣。”《宋史·張浚傳》:“每論定都大計,以為東南形勢,莫如 建康 。人主居之,可北望中原,常懷憤惕,至如 錢唐 ,僻在一隅,易於安肆,不足以號召北方。”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安肆是古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為“安逸放縱”,指行為上不加約束、沉溺于享樂的狀态。以下從權威詞典及文獻角度解析:


一、釋義與出處

安肆(ān sì)由“安”(安逸)與“肆”(放縱)組合而成,最早見于儒家經典:


二、權威詞典注解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釋為“安逸放縱”,引《禮記》例證,強調其貶義色彩,指人喪失自律、耽于享樂。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釋義同前,并補充“肆”含“不拘禮節”之意,凸顯行為失範的負面性。


三、用法與語境


四、語義辨析


參考資料:

  1. 《禮記正義》(鄭玄注),中華書局整理本。
  2. 《漢語大詞典》電子版,訪問鍊接(上海辭書出版社授權)。
  3. 《古代漢語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
  4. 司馬光《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四部叢刊本。

網絡擴展解釋

“安肆”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基本含義為“安樂放縱”,常用于貶義語境,指人沉溺于享樂且行為無所顧忌,違背道德或社會規範。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古籍引用

  1. 《禮記·表記》
    “君子莊敬日強,安肆日偷。” 意為:君子莊重自持則日益進取,放縱享樂則日漸堕落。
  2. 《宋史·張浚傳》
    張浚讨論定都時提到,若君主居于錢唐(杭州),易“安肆”而喪失鬥志,反襯建康(南京)更能激勵進取。

三、使用場景與例句


四、近義詞與關聯詞


五、現代引申

現代語境中,“安肆”可延伸至批評過度追求物質享受、忽視責任的行為,例如:“沉迷虛拟世界是一種精神上的安肆。”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引用或例句,可參考《禮記》《宋史》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隘陿拔茅半畝方塘包袱邊險逋民斥黩蹙擊黛草盜寇瞪目端麗督檢符箓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棺函圭窬晷柱虎踔貨主壺子駕名疆壘講試儆急競骛禁絕汲引忘疲肌注殼物浪宕籬笆劉備六跸懋易拏雲握霧畔喭漰泙拼盤蒲辇籤爪青旛絨衣三佞讪讪陝輸水螅屬辟束手無策提鼓投機望烏台皖皖甕盡杯幹烏紗髻無準拟相佑孝廉船痟首歇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