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堅貞不移的志節。多指婦女不更二夫、臣子不事二主之志。 明 徐渭 《範母》詩:“一夕改霜心,曉鏡換粧額。” 明 袁宏道 《貞壽詩為馮太史母》:“宮錦到地紅,霜心與頭白。”
“霜心”是一個古典文學中常見的意象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析:
基本詞義 指堅貞不移的志節,尤指婦女不更二夫、臣子不事二主的忠誠與貞潔。由“霜”的純潔高潔與“心”的志向結合而成,比喻内心如霜般堅定不移。
象征意義
應用場景 多出現于古代詩詞及傳記中,例如:
例句補充
提示:該詞在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主要見于古典文學作品,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情感色彩。如需更多詩詞例證,可參考、5提供的文獻來源。
《霜心》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思是指人的心靈或内在深處像霜一樣冷靜、冷酷、沒有溫情。
《霜心》的部首是⼤字邊,總筆畫數為14。
《霜心》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小說《喻世明言》中。在小說中,霜心被描述為一個充滿冷漠、無情和殘忍的人物。這個詞後來逐漸傳承并被廣泛應用于描述個人的特點或行為态度。
《霜心》的繁體字為「霜心」。
在古代,人們使用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是就《霜心》而言,其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代寫法相同,無明顯差異。
1. 他的眼神冷漠無情,仿佛滴滴霜心。
2. 面對困難和失敗,她展現出一顆堅如霜心的内心。
組詞:霜冷、霜寒、霜柱、心酸、心寒、心冷。
近義詞:冷酷、無情、冷漠。
反義詞:熱情、溫暖、柔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