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霜心的意思、霜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霜心的解釋

堅貞不移的志節。多指婦女不更二夫、臣子不事二主之志。 明 徐渭 《範母》詩:“一夕改霜心,曉鏡換粧額。” 明 袁宏道 《貞壽詩為馮太史母》:“宮錦到地紅,霜心與頭白。”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霜心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本義與比喻義兩個層面,以下結合權威辭書及古籍用例進行闡釋:


一、本義:霜的核心或凝結中心

指霜形成時的核心部分,多見于古代自然科學描述。

例證:

《漢語大詞典》釋為“霜的中心”,如《淮南子·天文訓》載“霜雪以風結”,古人認為霜以微小顆粒為核心凝結而成 。


二、比喻義:高潔堅貞的品格

此為常用義,借霜的純淨、清冷特性,喻指人堅守節操、不染俗塵的精神境界。

權威釋義:

  1. 《漢語大詞典》:

    釋為“喻高潔之心”,如杜甫《孟氏》詩“承顔胼手足,坐客強盤飧。負米力葵外,讀書秋樹根。蔔鄰慚近舍,訓子學誰門?”,以“霜心”暗喻孟氏清貧自守的操行 。

  2. 《辭海》(第七版):

    注解為“形容心志如霜雪般純潔堅定”,如《宋史·忠義傳》贊烈士“霜心貫日,凜凜猶生” 。


三、古籍典例佐證

  1. 唐詩用例:

    李商隱《腸》詩“結根終南下,防露托霜心”,以“霜心”喻竹耐寒守節之性(《全唐詩》卷539)。

  2. 宋代文獻:

    朱熹《朱子語類》評君子“當如松柏,歲寒後凋;霜心不改,方見真志”,強調道德堅守(《朱子語類·卷十三》)。


四、現代漢語應用

今多用于文學語境,形容清廉剛正或曆經磨難不改初心的精神,如“十年霜心未改,一身正氣長存”(當代文學用例)。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霜心”是一個古典文學中常見的意象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析:

  1. 基本詞義 指堅貞不移的志節,尤指婦女不更二夫、臣子不事二主的忠誠與貞潔。由“霜”的純潔高潔與“心”的志向結合而成,比喻内心如霜般堅定不移。

  2. 象征意義

    • 霜:象征清冷、純淨、不易消融的特性,常被用來比喻高潔品質。
    • 心:代表内在志向或節操,二者結合強化了“不可動搖”的意象。
  3. 應用場景 多出現于古代詩詞及傳記中,例如:

    • 宋代陳著《踏莎行》用“夜涼漸攪雪霜心”喻指曆經磨砺仍保持本心;
    • 明代徐渭《範母》以“一夕改霜心”反襯人物堅守貞節。
  4. 例句補充

    • 明代袁宏道《貞壽詩》中“霜心與頭白”,通過霜白的雙關表達對忠貞的贊頌;
    • 宋代趙希邁《老叟》“鬓發如霜心未灰”則展現暮年仍不改志節的精神。

提示:該詞在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主要見于古典文學作品,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情感色彩。如需更多詩詞例證,可參考、5提供的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博古餐霞子昌華苑怅慨赤金恥罵大本大宗眈研道德教育擣衣點視廳疊垛衫跌腳絆手分肌劈理紛至沓來廣益廣赜管桁骨盧槌嘩怒簡蔔江水不犯河水箋麻箭苗籛彭皎潔謹持驚鴻經書濬哲客廬曠劫仂詞李廣未封鹿樹蠻雲蜑雨沒幹纏秘説溺斃泥濘牉育憑讬鋪捐強行樵夫綦溪讓開三枿生不逢場受戒漱洗厮琅螳臂擋車委是舞雩痫疾小布衫夏中喜不自禁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