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統軍的意思、統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統軍的解釋

(1).官名。《新唐書·兵志》:“ 武德 六年,以天下既定,遂廢十二軍,改驃騎曰統軍,車騎曰别将。”

(2). 唐 代禁軍左右龍武軍、左右神武軍、左右神策軍各置統軍一人,位次于大将軍。見《新唐書·百官志四上》。又 金 代于 河南 、 山西 、 陝西 、 益都 置統軍司,有統軍使、副統軍等官。見《金史·百官志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統軍”的漢語釋義與曆史溯源

“統軍”作為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為“統領軍隊”,包含軍事管理與指揮職能。《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統領軍隊的職官或行為”,其構成方式以動詞“統”為核心,強調對軍事力量的整體把控。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多指向官職體系,如《舊唐書》記載唐代曾設“左右統軍”職位,屬正三品武官,職責為“督率府兵,鎮守要地”。

從語義演變看,“統軍”在宋元時期逐漸擴展至地方軍事機構名稱。據《宋史·職官志》載,部分州府設“統軍司”作為駐軍管理機構,職能涵蓋“兵籍核查、防務調度”。明清時期該詞使用頻率下降,多作為将領泛稱,如明代何良臣《陣紀》中“善統軍者,必察天時地利”,此處強調将領的綜合指揮能力。

現代漢語中,“統軍”一詞多見于曆史研究或文學語境。例如《中國軍事通史》在分析古代戰争時,使用“統軍體制”描述軍隊組織結構。該詞仍保留着“集中統領”的核心語義特征,符合漢語構詞法中動賓結構的表意規律。

網絡擴展解釋

“統軍”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詞義 作為成語使用時,指統一指揮和管理軍隊,強調軍隊行動的協調性。由動詞“統”(集中管理)和名詞“軍”(軍隊)構成,常見于軍事策略類語境。

二、官職名稱(曆史沿革)

  1. 北魏時期:首次作為軍職出現,統軍約領兵三千人。
  2. 唐代:禁軍設左右龍武軍、神武軍、神策軍,各置統軍1人,官階正三品,位次大将軍。
  3. 金代:在河南、山西等地設統軍司,設統軍使、副統軍等職,屬地方軍事管理機構。

三、方言特殊含義 在晉語中演變為貶義詞,形容粗野霸道、以武力壓人的行為,源于軍隊管理的專制特性。

注:以上信息綜合自多個權威典籍及曆史文獻記載,完整内容可查閱《新唐書》《金史》等原始史料。

别人正在浏覽...

暗礁百計千謀八面鋒班筆鮑魚之次被假撤根到底初民春國樗蒱慈笃辭免膽汁打甚不緊東海金發登翻戲蜚翔拊床丐施弓箭社官俳官騎函渭虎狼之勢火狐九光杏穅核臉紅筋暴烈景龍牙蕉論高寡合末了南陌撚舌褭褭亭亭膩得得虐老獸心盤糾撇棄辟非坯模鉛焊清清泠泠邛蒟區畛宂弱榮祚山畲擅興失算水滿金山頌埙鎖魚踏石挑毛揀刺揾錢五雲樓仙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