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碌子的意思、骨碌子的詳細解釋
骨碌子的解釋
方言。跟頭。 梁斌 《紅旗譜》一:“﹝ 朱老鞏 ﹞一巴掌把銅匠打了個大骨碌子,滾在地上。”
詞語分解
- 骨的解釋 骨 ǔ 人和脊惟動物身體裡面支持身體保護内髒的堅硬組織:骨頭。骨胳(全身骨頭的總稱)。骨節。骨肉(a.指最親近的有血統關系的人,亦稱“骨血”;b.喻緊密相連,不可分割的關系)。骨幹(刵 )。 像骨的東
網絡擴展解釋
“骨碌子”是漢語方言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跟頭(即身體摔倒或翻滾的動作),常見于北方方言使用場景。例如梁斌《紅旗譜》中描述:“一巴掌把銅匠打了個大骨碌子,滾在地上”。
二、詞義解析
-
構詞特點
- “骨碌”:動詞,表示滾動、旋轉的動作(如“一骨碌爬起來”)。
- “子”:方言中常見的名詞後綴,用于構成具體事物或動作的名稱。
-
方言屬性
主要用于描述身體失去平衡後翻滾的動作,具有口語化和地域性特征,常見于華北地區。
三、用法示例
- 文學引用:如《紅旗譜》中通過動作描寫增強畫面感。
- 日常表達:口語中可說“摔了個大骨碌子”,形容跌倒後翻滾的狀态。
四、發音與書寫
- 拼音:gū lù zǐ(注音:ㄍㄨˇ ㄌㄨˋ ㄗˇ)。
- 注意:部分方言中可能發音為“gǔ lù zǐ”,但主流标注以輕聲“骨(gū)”為主。
若需進一步了解方言詞彙的地域分布或文學用例,可參考《紅旗譜》原文或方言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賬號額度使用完畢,請更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