扪涉的意思、扪涉的詳細解釋
扪涉的解釋
謂攀山涉水。 唐 李白 《題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詩:“朅來遊 閩 荒,捫涉窮 禹 鑿。”
詞語分解
- 扪的解釋 扪 (捫) é 按,摸:扪心自問。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 涉的解釋 涉 è 步行過水:涉渡。涉江。跋涉。 到,經曆:涉世(經曆世事)。涉曆。涉險。涉足。 牽連,關連:涉及。涉嫌。涉外(涉及與外國關系的)。交涉。牽涉。涉獵。 動,着(?):涉筆。 筆畫數:; 部首:氵
網絡擴展解釋
“扪涉”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 字面解釋:由“扪”(用手觸摸、觸碰)和“涉”(涉水、行走)組合而成,字面意為“攀山涉水”,指翻山越嶺、跋涉路途的艱辛過程。
- 引申義:在部分語境中,引申為小心謹慎地處理事物,強調行事需細緻、慎重。
二、出處與例證
- 文學出處:唐代李白《題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詩:“朅來遊閩荒,扪涉窮禹鑿。” 此處“扪涉”描述詩人遊曆時跋山涉水的經曆。
- 現代用法:多用于書面或文學作品中,描述艱難的行路過程,或比喻處理複雜事務需謹慎的态度。
三、使用場景
- 具體場景:描述實際的地理探險或長途跋涉,如“扪涉山川”。
- 抽象場景:比喻面對挑戰時需步步為營,如“扪涉世事”。
四、辨析與總結
- 兩種解釋的關聯:本義為攀山涉水的具體動作(如李白詩句),後衍生出“謹慎行事”的抽象含義,兩者可結合語境理解。
- 權威差異:權威詞典更傾向字面解釋(攀山涉水),而部分現代用法可能側重引申義。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相關古籍或權威詞典(如《漢語大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扪涉
扪涉(mén shè)是一個漢字詞語,由“扪”和“涉”兩個部分組成。
按筆畫拆分,扪涉共有14畫。其中,“扪”部分有5畫, “涉”部分有9畫。
扪涉這個詞的來源比較古老,可以追溯到《論語·陽貨》中的句子:“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蹤,小車無扪。”其中,“小車無扪”即指的是小車沒有軌迹可循,扪涉也就是追蹤、跟蹤的意思。
在繁體字中,扪涉是「捫涉」。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扪的原始形狀較難準确描述,但一般可認為是“手”與“門”兩個部首組合而成。涉的原始形狀則和現代相似,是由“氵”(三點水)和“足”兩個部首組合。
以下是一些關于“扪涉”的例句:
1. 他按照犯人留下的線索去扪涉兇案。
2. 因為目擊者提供的有限信息,警方很難扪涉犯罪嫌疑人。
3. 曆史學家通過扪涉古籍,揭示了一段遺失已久的曆史。
與“扪涉”相關的組詞有:扪心自問、扪心無愧、扪虱之勇。
近義詞包括追蹤、追查、跟蹤。
反義詞包括放棄、漠視、忽略。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