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先秦的意思、先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先秦的解釋

[be sent in advance;Xian Qin] 曆史時期,即從遠古起到秦始皇統一全國止,史稱為先秦時期。《漢書·河間獻王傳》:“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秦舊書”,注,“先秦,猶言秦先,謂未焚書之前”

詳細解釋

指 秦 統一以前的曆史時期。多指 春秋 戰國 時期。《漢書·河間獻王德傳》:“ 獻王 所得書,皆古文先 秦 舊書。” 顔師古 注:“先 秦 ,猶言 秦 先,謂未焚書之前。” 明 王鏊 《震澤長語·文章》:“先 秦 文字,無有不佳。餘所尤愛者, 樂毅 《答燕惠王書》、 李斯 《上逐客書》《韓非子·説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先秦(xiān qín)指中國曆史上秦朝建立之前的漫長曆史時期,通常涵蓋從中華文明起源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為止的時代。其具體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闡釋:

一、詞義解析

  1. 字面構成

    “先”表示時間或次序在前,“秦”指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合稱“先秦”即“秦朝之前”,是後代史家對秦統一前各曆史階段的統稱。

  2. 曆史分期

    狹義指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年—前221年),廣義包含夏、商、西周三代及更早的原始社會階段。此分期強調秦制對中國封建社會的奠基作用。

二、文化特征

  1. 思想源頭

    諸子百家争鳴(儒、道、墨、法等學派)形成于此期,奠定中華思想體系根基。《論語》《道德經》等典籍成為東方哲學核心文獻。

  2. 制度雛形

    分封制、井田制、宗法制等早期國家制度逐步形成,青銅禮器與甲骨文、金文印證了禮樂文明的成熟。

三、學術界定

《漢語大詞典》定義為:“指秦代以前的曆史時期。一般指春秋戰國時期,也有包括夏、商、周三代。”該釋義凸顯其作為中華文明軸心時代的曆史地位。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2. 王力. 《王力古漢語字典》. 中華書局, 2000.

網絡擴展解釋

“先秦”是中國曆史分期中一個重要的概念,通常指秦朝建立(公元前221年)之前的漫長曆史階段。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時間範圍

  1. 廣義定義
    從舊石器時代延續至秦始皇統一六國(公元前221年),涵蓋原始社會、夏、商、西周、春秋、戰國等時期。
    例如:夏商時期的甲骨文、殷商青銅器均屬于廣義的先秦文明範疇。

  2. 狹義定義
    特指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即周王室衰落後至秦統一前的階段。這一階段以思想文化繁榮著稱。

二、曆史分期特點

三、文化意義

先秦被視為中華文明的“頭顱”,其思想、文字(如甲骨文、金文)、器物(青銅器)等奠定了中華文化根基。黃摩崖等學者強調這一時期對後世哲學、政治、藝術的深遠影響。

補充說明

不同文獻對“先秦”的具體斷代或有差異,但核心共識是将其作為秦代以前中國曆史的統稱。若需更精确的時間界定,可結合具體研究領域(如思想史側重春秋戰國)進一步分析。

别人正在浏覽...

鏖鬭寶蓄奔隨不緊不慢闡緩誠谏乘虛蹈隙陳宿池柳調授鼎峙滴羞跌屑地子動物纖維都盧緣方朔飯玉绯紅鳳實富家子光縫官統桂煙國共酣春荒怪化緣彙款火祆減筆江頭緘音郊畤積博鯨力繼體沮亂棵把潰奔雷火蓮邦絡絲慢調馬前潑水暮爨朝舂披覆千人聚倩人捉刀請谳賽因膳府聖誨十分惺惺使五分絲氂天衢為是握圖無位無支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