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have no harvests]∶絕收
去年夏天下了一場冰雹,小麥全部絕産
(2) [lagacy without rightful heirs]∶指沒有合法繼承人或合法繼承人放棄繼承權的遺産
無子孫繼承之財産。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家産》:“又有絶産豐厚,宗人利繼爲嗣。”《醒世姻緣傳》第三二回:“﹝一家人﹞死得乾淨,又把他的家事估了絶産,限定了價錢,派與那四鄰上價。”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三·施允升》:“其叔祖某,絶産千餘金,應歸先生,一介不取,捐爲義田以贍族。”
“絕産”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類解釋:
指因自然災害或意外事件導緻農作物完全無收成。例如:
指沒有法定繼承人或繼承人放棄繼承權的財産,常見于曆史文獻及法律文書:
在醫學古籍《脈經》中,“絕産”還指女性終身不孕或通過藥物、手術絕育,但此用法現代已較少見。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案例或法律條文,可查閱《福惠全書》等文獻或農業災害相關報告。
絕産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來形容某個物種或資源的數量極度減少或完全耗盡的狀态。
絕産的拆分部首是纟(纖維)和産(生産),共有9個筆畫。
絕産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至《漢書·卷四十六·事林傳》中。其中提到:“鳥獸既絕稀。”這裡“絕”即表示數量減少、枯竭的含義,後來衍生為絕産這個詞語。
絕産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絕產。
在古代,絕産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體。例如在《廣韻》中,絕産的寫法是絕殘,殷商時期的金文中也出現過絕的變體寫法。
1. 由于過度捕撈,這種魚已經絕産。
2. 瀕臨絕産的珍稀植物需要得到保護。
3. 這個地區的水資源已經絕産,居民們面臨用水困難。
組詞:絕種、絕迹、絕對、産量、生産、産生。
近義詞:滅絕、耗盡、幻滅。
反義詞:繁榮、豐富、充沛。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