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枉屈;壓抑。 宋 周密 《齊東野語·趙伯美》:“欲乞敷奏施行,俾元來屈抑,稍得暴白於四方。”《明史·伍文定傳》:“曾未見有鳴其不平,伸其屈抑者。” 清 王韬 《原才》:“夫天地生才而國家非惟不能用,又從而摧殘屈抑之,以自斵其元氣,國家何由而盛歟?” ********* 《由縱的組織向橫的組織》:“被壓服在下級地位的個性,都為自居于上級地位者所束縛、踐踏、屈抑、淩虐。”
(2).退讓;屈服。 明 方孝孺 《戆窩記》:“ 漢 汲長孺 、 吳 張子布 輩皆負氣自高,昌言倨色,不少屈抑以取合當世。”《明史·文苑傳三·蔡羽》:“或謂其詩似 李賀 。 羽 曰:‘吾詩求出 魏 晉 上,今乃為 李賀 邪!’其不肯屈抑如此。” 郭沫若 《曆史人物·隋代大音樂家萬寶常》:“就在至尊的天子之前,都是不肯屈抑的。”
“屈抑”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qū yì,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指因外界壓力或環境限制,導緻個人無法自由發展、表達情感或實現意願,常帶有被迫壓抑、退讓的意味。
核心詞義
曆史文獻中的用法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文例證或現代應用,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詞典(來源:)。
屈抑是一個常用的詞彙,它形容一種壓抑、不舒暢的心情或精神狀态。在個人情感或社會環境的壓力下,人們可能會感到屈抑。
拆分部首和筆畫:屈抑的字形由“屍”和“聿”兩個部首組成,它的總筆畫數為9。
來源:屈抑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衛風·氓》中:“安得止息,終身無憂,豈惟聰明。”其中“止息”即為屈抑的意思。
繁體:繁體字“屈壓”也是表示屈抑的意思。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中,屈抑的寫法或許有所變化,但整體的意義并無不同。
例句:他的内心充滿了屈抑,無法得到解脫。
相關詞彙:
1. 組詞:屈服、抑制、******、抑郁
2. 近義詞:壓抑、憂郁、沉悶
3. 反義詞:舒暢、暢快、釋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