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水名。即 淝水 。在今 安徽省 。源出 合肥市 西北 将軍嶺 ,為今 東肥河 和 南肥河 的總稱。 東肥河 又稱 金城河 ,西北流經 壽縣 入 淮 ; 南肥河 古名 施水 ,俗稱 金鬥河 ,東南流經 合肥市 入 巢湖 。 肥水 兩岸自古即為用兵之地, 三國 魏 将 滿寵 戰敗 孫權 , 東晉 謝玄 大破 苻堅 ,皆在此。見《三國志·魏志·滿寵傳》、《晉書·謝玄傳》。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和龐佑父》詞:“憶當年, 周 與 謝 ,富春秋…… 赤壁 磯頭落照, 肥水 橋邊衰草,渺渺喚人愁。”
(2).含有肥料的水。 元 王祯 《農書》卷三:“以廚棧之下深闊鑿一池,細甃使不滲洩,每舂米,則聚礱糠穀殼及腐草敗葉,漚漬其中,以收滌器肥水。” 清 李漁 《奈何天·形變》:“這樣臭身子,那裡被他薰得過。不如走了開去,等他自家好洗。桶内香湯易倒,盆中臭氣難聞。少停出賣肥水,隻要一錢一斤。” 清 陳淏子 《花鏡·澆灌得宜法》:“早宜肥水澆根,晚宜清水灑葉。” 江蘇省 常熟市 水産養殖場科學實驗小組《掌握規律養好魚苗》:“肥水中有足夠的氣氣和浮遊生物,適應魚苗生長,魚苗就長得快。”
(3).猶油水。指不正當的額外收入。《水浒後傳》第九回:“ 丁自燮 思量守制在家,終不比做官銀子來得容易,清淡不過,想在漁船上尋些肥水。” ********* 《可愛的中國·獄中紀實》:“現在看守所内囚人們之死,‘外花錢’雖不多,卻也惹起看守們的眼紅,他們曾向所長提議,要自己來辦理這件事,以免肥水落到外人田。”
“肥水”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是綜合解釋:
成語比喻
指容易獲取利益或好處的地方,常見俗語“肥水不流外人田”。例如商業競争中,企業會優先将資源分配給内部成員。
方言含義
在口語中可指代“油水”或額外收益,如《水浒後傳》中描述官員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取“肥水”。
含養分的水源
指富含有機質、浮遊生物的水體,用于促進農作物或水産動物生長。元代《農書》記載通過收集廚餘漚制肥水的方法。
現代養殖技術
通過施肥培育微生物、藻類和浮遊生物,維持水體生态平衡,提高養殖效益。例如魚塘需控制透明度,保證藻類繁殖。
特指中國安徽省的淝水,發源于合肥西南,北入淮河,曆史上是著名戰場(如東晉“淝水之戰”)。
提示:若需了解具體場景(如養殖技術細節或曆史戰役),可查看相關網頁來源獲取完整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