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毀壞廢馳。《新唐書·蕭遘傳》:“時藩鎮多興于盜賊,橫放莫能制,權綱漼弛。”
“漼弛”是古漢語中較為罕見的合成詞,其釋義可從構詞法和典籍用例兩方面解析:
一、構詞解析 “漼”在《漢語大詞典》中有兩層核心義項:
“弛”在《古代漢語詞典》中主要表示:
二、複合義項 據《漢語大詞典》考訂,“漼弛”存在兩種釋義路徑:
三、典籍應用 該詞在傳世文獻中僅見零星用例,典型如:
注:本文核心釋義援引自商務印書館《漢語大詞典》(1994年版)第3冊第847頁,以及中華書局《古代漢語詞典》(2002年版)第186、745頁。
“漼弛”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基本釋義
“漼弛”讀作cuǐ chí(部分資料标注為“càn chí”,但主流注音為前者),意為毀壞廢弛,多用于描述事物因疏于維護或管理而逐漸衰敗、失去原有功能的狀态。
詞義解析
使用場景
該詞屬于書面語,常見于古文或學術性文本中,例如描述制度、建築、禮儀等因長期忽視而荒廢的情形,如:“禮法漼弛,人心渙散。”
相關詞彙對比
若需具體例句或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跋步牀薄奠裱背鄙冗蒼勁逞伎塵羽鸱顧辭靈祠求旦暮入地豆腐乳樊橑反氣鳳凰來儀工段長拱嘿關懷備至還號害危橫僿不文鶴膝蜂腰黃豆晦明傢什驚世絶俗吉烏開掘慨爽魁傑麗光離瘼漭濫滿話麪店摩崖木楗攆走棚架疋配仆僵搶榆取證讓三讓再繞梁睿曲薩齊瑪砂糖魚兒使費贖回水陸雜陳通本通信地址忘顔蚊母樹梧丘之魂蠁曶縣團級昔零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