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倮體的意思、倮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倮體的解釋

裸體,赤身露體。《三國志·吳志·薛綜傳》:“ 日南郡 男女倮體,不以為羞。”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倮體”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1. 基本釋義
    指裸體、赤身露體,即不穿衣服的狀态。該詞屬于古漢語用法,現代多使用“裸體”替代。

  2. 文獻出處
    最早見于《三國志·吳志·薛綜傳》:“日南郡男女倮體,不以為羞。” 描述古代日南郡(今越南中部)的民俗。

  3. 字形與字源

    • “倮”為“裸”的異體字,兩者可通用,均表示“裸露”之意。
    • 在《康熙字典》等古籍中,“倮”被解釋為“赤體”,強調身體無衣物遮蓋的狀态。
  4. 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倮體”,更多以“裸體”表達相同含義。該詞常見于曆史文獻或特定語境中,需注意其書面語屬性。

總結來看,“倮體”是古代對裸露身體的書面表述,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文化或曆史背景。

網絡擴展解釋二

倮體的意思

倮體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來形容赤裸的身體,即沒有穿衣服的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倮體的部首是人,由“亻”構成,表示與人有關的事物;它的總筆畫數為10畫。

來源

倮體一詞源于古代漢語,最早出現在《詩經·國風·秦風·鄭風》中的詩句:“倮體微行,東西南北”。意指裸體行走的形象,後來引申為赤裸的身體。

繁體

倮體的繁體字為裸體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倮體的寫法可能存在一些差異。根據《說文解字》的相關解釋,可以看到之前的寫法是“裸”,表示赤裸的意思。後來将“衤”(即衣服的意思)加在裸的上方,變成了現在的“倮”。這種寫法的演變反映了漢字的發展和變遷。

例句

1. 池邊的男孩倮體戲水,快樂地笑着。

2. 畫家用粗筆勾勒出女性的倮體形态。

組詞

衣倮、倮伊、倮倮、倮倮然

近義詞

光膀、裸露、赤裸

反義詞

衣着整齊、穿戴得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