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裸露身體。《南齊書·蕭坦之傳》:“﹝ 少帝 ﹞或值醉後躶袒, 坦之 輒扶持諫喻。”
“躶袒”是一個漢語詞彙,綜合各來源信息解釋如下:
拼音與釋義
拼音為luǒ tǎn,意為裸露身體,多指因醉酒、失禮等情境下暴露身體的行為。
出處與用法
最早見于《南齊書·蕭坦之傳》:“少帝或值醉後躶袒,坦之辄扶持谏喻。” 描述南朝齊少帝酒後失态裸露身體,臣子蕭坦之勸谏的情景。
單字解析
語境與延伸
該詞屬于古漢語表達,現代較少使用,且多用于描述不合禮儀的行為。在當代語境中,更常用“赤裸”“裸露”等詞替代。
注意:該詞涉及身體暴露,日常交流需注意使用場合,避免冒犯他人或引發不適。
躶袒(luǒ tǎn)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裸露身體或衣著單薄。
躶袒是由兩個部首組成的:身(身部首)和衣(衣部首)。它的筆畫總數為11畫。
躶袒是由古時的漢字演變而來的,它的使用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用于描述人們的着裝狀态。
躶袒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躶袒」,字形比簡體字稍微繁複一些。
古時候,躶袒的漢字寫法并不同于現在的簡體和繁體字。根據古代文獻記述,躶袒的古漢字寫法為「露」+「裸」,表示裸露的意思。
1. 夏天來臨,很多人穿得躶袒,透氣涼爽。
2. 寒冷的冬天他隻穿一件薄薄的衣服,躶袒着站在街頭。
- 袒胸露背:指上身赤裸。
- 赤躶:指全身赤裸。
- 裸體:指身體沒有穿着衣物。
- 赤裸:指身體完全裸露。
- 穿衣:指身體有衣物覆蓋。
- 包裹:指用衣物包覆身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