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county magistrate]∶縣的地方長官
縣官急索租。——唐· 杜甫《兵車行》
縣官日有禀稍。——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2) [court]∶朝廷
今諸生學于太學,縣官日有廪稍之供。——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1).縣的長官;縣的官吏。《漢書·食貨志下》:“諸取衆物鳥獸魚鼈百蟲於山林水澤及畜牧者……皆各自占所為於其在所之縣官,除其本,計其利。” 唐 元稹 《清明日》詩:“今日清明 漢江 上,一身騎馬縣官迎。” 宋 梅堯臣 《送李學士河東轉運》詩:“朱轓邦伯至,黃綬縣官迎。” 清 黃軒祖 《遊梁瑣記·龍門鯉》:“食頃,逮 李 至,縣官立置重辟。” 魯迅 《僞自由書·電的利弊》:“ 唐 人說部中曾有記載,一縣官拷問犯人,四周用火遙焙,口渴,就給他喝醬醋,這是比 日本 更進一步的辦法。”
(2).朝廷;官府。《史記·孝景本紀》:“令内史郡不得食馬粟,沒入縣官。”《漢書·食貨志上》:“貴粟之道,在於使民以粟為賞罰。今募天下入粟縣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 唐 柳宗元 《答元饒州論政理書》:“今富者稅益少,貧者不免於捃拾以輸縣官,其為不均大矣。” 宋 王安石 《上皇帝萬6*言6*書》:“然而世之識者,以為方今官冗,而縣官財用已不足以供之,其亦蔽于理矣。” 清 吳偉業 《天王寺看牡丹》詩:“苦辭山地薄,縣官責常賦。”
(3).古時天子之别稱。《史記·绛侯周勃世家》:“庸知其盜買縣官器,怒而上變告子,事連污 條侯 。” 司馬貞 索隱:“縣官謂天子也。所以謂國家為縣官者,《夏官》王畿内縣即國都也。王者官天下,故曰縣官也。”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雜記·人物通稱》:“天子可稱鉅公,可稱縣官。” 章炳麟 《官制索隱》:“有以疆域號其君者,如 漢 世稱天子為縣官。”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縣官漢語 快速查詢。
“縣官”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綜合權威資料(如)可歸納為以下三層釋義:
指縣級行政長官,即古代地方政府的核心管理者。例如:
代指朝廷或官府
西漢文獻中常以“縣官”指代國家機構。例如《史記·孝景本紀》提到“沒入縣官”,此處意為財物充歸國有;唐代柳宗元《答元饒州論政理書》中“輸縣官”指向朝廷納稅。
天子别稱
少數古籍(如《史記·绛侯周勃世家》索隱)将“縣官”解釋為天子,取“王者官天下”之意,但此用法較為罕見。
提示:具體釋義需結合文本年代和語境判斷。更多古籍用例可參考《史記》《漢書》等文獻。
《縣官》是由“縣”和“官”兩個字組成的詞彙。下面将介紹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縣官》指的是在中國古代行政區劃中擔任縣級行政官職務的官員。他們的職責是管理、治理所在縣的政務和民生事務。
《縣官》的拆分部首分别為“縣”的部首為“縣”字的左邊的“土”部,而“官”的部首為“宀”字的上面的一橫。這兩個字的筆畫分别為“縣”的6畫和“官”的8畫。
《縣官》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各級行政區劃。在古代,各個地方的治理需要官員進行管理,縣官就是其中的一種。繁體字中的《縣官》為「縣官」。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縣官》的古時候寫法為「縣官」,字形較為繁複,與現代的寫法相比稍有差異。
1. 在古代,縣官負責處理民生事務,維護社會秩序。
2. 這位縣官為人民謀福利,深受百姓的敬愛。
3. 縣官在行政區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對地方的發展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縣官衙、縣官文書、縣官晉升、縣官任命、縣官制度
縣令、縣尉、縣長
州官、府官、國官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