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ovoke a dispute] 尋事生非,挑剔冒犯
誰敢向他行挾細拿粗?這刁頑全不想他妻我婦。——元· 關漢卿《魯齋郎》
尋事生非;挑剔冒犯。 元 關漢卿 《魯齋郎》第三折:“倚仗着 * 兇徒,害良民肆生淫慾。誰敢向他行挾細拿粗,逞刁頑全不想他妻我婦。”
“挾細拿粗”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解析:
部分解釋提到該成語也可指“用小事掩蓋重要問題”,但主流含義仍以“挑刺生非”為主。使用時需結合語境判斷具體指向。
如需進一步了解典故或不同語境下的應用,可參考元代雜劇原文或權威詞典釋義。
《挾細拿粗》是一個漢語詞語,由四個字組成。下面将會介紹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挾細拿粗》是一個成語,意為偏袒弱者,偏視強者。通常用來形容對待問題或情況時,片面或偏向一方,忽視了客觀事實或平衡的做法。
《挾細拿粗》的第一個字是“挾”,部首為手,總筆畫為10畫;第二個字是“細”,部首為纟,總筆畫為屬于 11畫;第三個字是“拿”,部首為手,總筆畫為8畫;第四個字是“粗”,部首為米,總筆畫為10畫。
《挾細拿粗》的來源比較難以考究,但這個成語出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描述屈原被賈生陷害的故事。在故事中,賈生借機陷害屈原,使得他離開楚國。這個成語即是賈生對屈原陷害的行為的形容。
《挾細拿粗》的繁體字為「挾細拿粗」。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挾細拿粗》中的字在古代的寫法稍有不同,但基本上與現代漢字寫法相似。
1. 他在争論時總是挾細拿粗,隻看到了自己的利益,而忽視了其他人的利益。 2. 政府應該公正執法,不能因為權力而挾細拿粗。
組詞:挾恩仇、拿粗挾細、挾制、細拿、粗制濫造等。 近義詞:偏袒、偏心、偏愛、不公平等。 反義詞:公正、公平、公允、中立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