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訛俗的意思、訛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訛俗的解釋

亦作“譌俗”。1.荒謬的習俗。 唐 高彥休 《唐阙史·荥陽公清儉》:“僕常病澆态訛俗,驕侈自奉,思得以還淳返樸,敦厚風俗。”

(2).指文字的訛體與俗體。 宋 徐铉 《重建宓子賤碑陰記》:“而又字體譌俗,文詞舛誤,今以 賈氏 集校而正之。” 清 鄧顯鶴 《例修職郎歲貢生鄒君墓志銘》:“卷中無譌俗字,通政大奇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訛俗”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核心釋義

  1. 荒謬的習俗
    指社會中流傳的、不符合常理或禮法的風俗習慣。例如,唐代高彥休在《唐阙史》中批評“澆态訛俗”,即浮薄荒謬的社會風氣。

  2. 文字的訛體與俗體
    指漢字在書寫或流傳過程中産生的錯誤字形或民間簡化字形。宋代徐铉在碑記中提到“字體訛俗”,清代鄧顯鶴也強調避免使用訛俗字。

二、補充說明

三、示例參考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唐阙史》及宋代碑刻相關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訛俗》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錯誤的習俗或違背禮儀的行為。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讠和古,總共有11個筆畫。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寫法。在繁體字中,「訛俗」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是現代漢字寫法中沒有變化。 以下是一些關于「訛俗」的例句: 1. 我們應該避免參與訛俗的行為。 2. 他一直堅持守住傳統,不參與任何訛俗的舉動。 一些與「訛俗」相關的詞語包括習俗、傳統、規矩等。與「訛俗」意義相反的詞語可能有正統、禮儀等。 希望這些回答能幫到您,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向我提問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