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龍甲的意思、龍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龍甲的解釋

(1).指龍馬所銜之甲,上面有圖谶。 唐 王維 《謝集賢學士表》:“龜圖不能比其詞,龍甲不足究其義。” 趙殿成 箋注:“《尚書中候》: 堯 時龍馬銜甲,赤文緑色。臨壇上,甲似龜,廣袤九尺,圓理平上,五色文。有列星之分,鬥政之度,帝王録記之數。”

(2).甲胄。 南朝 陳 徐陵 《為貞陽侯重與王太尉書》:“霜戈雪戟,無非武庫之兵;龍甲犀渠,皆是 雲臺 之仗。” 前蜀 張蠙 《贈李司徒》詩:“金庫夜開龍甲冷,玉堂秋閉鳳笙低。”

(3). 宋 張元 《雪》詩:“戰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後因以“龍甲”喻指雪。 元 徐再思 《柳營曲·和聽雪》曲:“蠶葉縱橫,龍甲琮琤,寒粟玉樓生。”

(4).指紅色的蜻蜓。《說郛》卷三一引《戊辰雜抄》:“有大龍蛻于 太湖 之湄,其鱗甲中出蟲,頃刻化為蜻蜓,朱色,人取之者病瘧。今人見蜻蜓朱色者謂之龍甲,又謂之龍孫。”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龍甲”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具體解釋如下:

  1. 圖谶之甲
    指傳說中龍馬所銜的甲片,上有預示天命的圖谶。例如唐代王維在《謝集賢學士表》中提到“龍甲不足究其義”,引用了《尚書中候》中堯時龍馬銜甲的典故。

  2. 甲胄/兵器
    代指古代戰士的铠甲或軍事裝備。南朝陳徐陵的《為貞陽侯重與王太尉書》中“龍甲犀渠”即用此意,形容精良的武裝。

  3. 雪的代稱
    源自宋代張元《雪》詩:“戰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後人以“敗鱗殘甲”引申出“龍甲”喻指紛飛的雪花,元代徐再思的散曲中亦有類似用法。

  4. 紅色蜻蜓的别稱
    據《說郛》記載,傳說大龍蛻鱗後化為朱色蜻蜓,故稱“龍甲”或“龍孫”,并認為捕捉此類蜻蜓會緻病。

其他補充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籍、詩詞及民俗記載,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尚書中候》《說郛》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龍甲

龍甲是一個漢字詞語,由“龍”和“甲”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龍的部首是“龍字頭”,筆畫數為5;甲的部首是“甲字底”,筆畫數為5。

來源

龍甲這個詞源于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中的神獸“青龍”,青龍就是指的帶着甲胄的龍。在古代士兵中,也有一種特殊的盔甲叫做“龍甲”,用以保護身體。

繁體

繁體字“龍甲”與簡體字“龍甲”意思相同,隻是書寫形式略有不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形式和現在略有不同,但基本意思相同。例如,古代的“龍”字在左右結構上有一些變化。

例句

1. 他的堅韌精神如同龍甲一般,讓他克服了困難。

2. 他戴上龍甲,準備好戰鬥。

3. 龍甲的外觀雄偉壯觀,給人一種威嚴的感覺。

組詞

龍甲有以下組詞:

1. 龍甲盾:用龍甲制作的盾牌。

2. 龍甲槍:用龍甲制作的長槍。

近義詞

1. 龍鱗:龍身上的鱗片。

2. 甲胄:古代士兵所穿的盔甲。

反義詞

1. 麒麟:古代神話中的神獸,與龍甲意義相反。

2. 裸體:沒有穿着衣物或盔甲。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