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謹志的意思、謹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謹志的解釋

(1).謂牢記于心;鄭重地記住。《荀子·臣道》:“是人臣之論也,吉兇賢不肖之極也,必謹志之而慎自為擇取焉,足以稽矣。” 楊倞 注:“志,記也。言必謹記此四臣之安危,而慎自擇取,則足以稽考用臣也。” 元 黃溍 《白雲許先生墓志銘》:“一事一物可為博聞多識之助者,必謹志之。” 清 陳儀 《方太夫人九十壽序》:“若所聞 黃山 雲海之奇,其趨操可睹矣。餘聞而謹志之。”

(2).慎守其志。 唐 黃滔 《福州雪峰山故真覺大師碑銘并序》:“自王父而下,皆友僧親佛,清靜謹志。”


碑志結束用語。謂恭謹記述。 明 章懋 《松坡府君圹志》:“號慕隕絶,昊天罔極,嗚呼痛哉! 懋 泣血謹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謹志”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特定的含義和用法,主要包含以下兩層意思:

  1. 恭敬地記載;慎重地記錄

    • 核心含義: 表示以恭敬、謹慎的态度将事情或話語記錄下來。
    • 用法: 常用于書面語,特别是在記述重要事件、格言、教誨或表達銘記不忘的決心時。
    • 示例:
      • “餘聞其言,~于心,不敢忘也。”(我聽了他的話,恭敬地記在心裡,不敢忘記。)
      • “特此~,以昭後世。”(特此恭敬地記載下來,以昭示後人。)
    • 來源依據: 此釋義在權威漢語詞典中均有體現,是“謹志”最核心的含義。例如,《漢語大詞典》将其解釋為“謂鄭重記述”。 參考來源:漢語大詞典(線上版)https://www.hydcd.com/ (搜索“謹志”詞條)
  2. 用作書信或題跋等的結尾敬語

    • 核心含義: 表示恭敬地寫下(此信或此文)。這是一種表示謙遜和尊敬的套語。
    • 用法: 常用于舊式書信、題跋(寫在書籍、字畫等前後的文字)、碑文等的末尾署名之後,相當于“敬書”、“敬題”、“敬記”。
    • 示例:
      • 書信末尾:“弟某某~”(弟弟某某恭敬地寫下)
      • 題跋末尾:“某某~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某恭敬地題寫于某年某月某日)
    • 來源依據: 此用法在古代文獻和書信格式中常見,現代漢語中使用較少,但在特定文體(如仿古書信、碑刻)中仍可見。其意義來源于第一個含義的引申,表示書寫行為本身的恭敬态度。參考來源:古代書儀研究相關文獻,如司馬光《書儀》等體現的書信格式規範(可通過國學大師網等古籍數據庫查詢:http://www.guoxuedashi.com/ )。

“謹志”的核心在于“謹”字所表達的恭敬、慎重态度。它既可以指内心恭敬地牢記某事(引申自“志”的“記住”義),更常見的是指在書面記錄或題寫時,以恭敬的态度進行書寫或記述。其第二層含義(結尾敬語)是第一層含義在特定文體中的應用。

網絡擴展解釋

“謹志”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牢記于心
    指鄭重、謹慎地記住某事,常用于強調對重要内容的深刻記憶。例如《荀子·臣道》中提到“必謹志之而慎自為擇取焉”,即強調慎重記錄并以此為鑒。

  2. 慎守志向
    表示謹慎地堅守自己的志向或目标,如黃滔《福州雪峰山故真覺大師碑銘并序》中“清靜謹志”即體現對志向的持守。


二、延伸解釋


三、使用場景


四、古籍出處


“謹志”的核心含義是鄭重銘記或謹慎持守,具體釋義需結合語境。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荀子》等古籍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鳌柱八景輿畢辜壁繭不貳過鲳鯸長壍沖浪籌邊除數存目凍九多末憤然福氣窩更立官輕勢微過吹骨岩岩酣酒化俗豗擊滬指肩擔局趚口惛狂賊媿佩良家例及令人切齒曆行敏妙摩弄帞頭虐焰辟頭蕲艾潛符清重遒鍊棬棬孺蒙腮腺澀浪煞星申辯神流氣鬯石畲十姊妹守玄私逋宿好貪狼恬漠委委無定準校衛遐慶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