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金屬之精華。 漢 趙晔 《吳越春秋·阖闾内傳》:“ 幹将 作劍,采五山之鐵精,六合之金英。”《藝文類聚》卷五七引 南朝 梁 蕭子範 《七誘》:“收 苗山 之鋌,採 邪溪 之銅,既雲時吉,亦曰天中。金英内曜,銀精外通。”
(2).黃色的花。 唐 白居易 《玩迎春花贈楊郎中》詩:“金英翠蕚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
(3).特指菊花。 唐 裴夷直 《奉和大梁相公重九日軍中宴會之什》:“酒泛金英麗,詩通玉律清。” 宋 王禹偁 《池邊菊》詩:“未到重陽歸闕去,金英寂寞為誰開。” 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卷四:“ 遼 相 李儼 作《黃6*菊賦》,獻其主 耶律弘基 。 弘基 作詩題其後以賜之雲:‘昨日得卿《黃6*菊賦》,碎剪金英填作句。’”
(4).指菊花酒。 唐 方幹 《漳州陽亭言事寄于使君》詩:“ 謝守 登城對遠峯,金英泛泛滿金鐘。”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金英漢語 快速查詢。
“金英”一詞在漢語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金屬之精華
指金屬經過提煉後最珍貴的部分,常用來象征事物的精粹。例如《吳越春秋》提到“采五山之鐵精,六合之金英”。
黃色的花
泛指黃色花卉,如唐代白居易詩《玩迎春花贈楊郎中》中“金英翠萼帶春寒”即描述迎春花的黃色花瓣。
特指菊花或菊花酒
因菊花多為黃色,故“金英”可代指菊花,如《藝文類聚》中記載的“金英内曜”;亦延伸指用菊花釀制的酒。
曆史人物
明代南京守備太監名為金英(1394—1456),是安南人,曾侍奉太宗至英宗四朝。
成語中的引申義(需謹慎參考)
部分詞典提到“金英”象征品德高尚、才華出衆,如“金英之才”,但此用法在其他權威文獻中較少見。
建議:若用于文學或曆史研究,建議優先參考前四種含義,并查閱《漢典》《吳越春秋》等古籍原文以驗證具體語境。
金英(jīn yīng)是一個漢語詞彙,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金”指的是黃金,代表財富、珍貴和光輝,“英”指的是英勇、才華和傑出。因此,“金英”可以理解為像黃金般珍貴、傑出的人或事物。
這個詞彙的來源可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文學作品,如《紅樓夢》、《水浒傳》等。在這些經典中,作者常用“金英”來形容那些有才華、勇敢、高尚的人物。
根據現代漢語拼音和漢字的結構,我們可以将“金英”拆分成以下部首和筆畫:
1. “金”字中,“金”是屬于金字旁,表示與金屬、財富相關,它由四個筆畫組成。
2. “英”字中,“英”是屬于長字頭,表示與人或事物傑出、出類拔萃相關,它由八個筆畫構成。
在繁體中,“金”字保持不變,而“英”字以繁體寫作“英”。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在古代,漢字“金”的寫法是“釒”,有一點點變形,而“英”的寫法是“英”。
1. 這位運動員在比賽中展現出了金英的實力,令人矚目。
2. 他的才華和勇氣讓他成為那個時代的真正金英。
1. 金牌 - 指在比賽中獲得第一名的獎牌。
2. 英俊 - 指外貌出衆、儀表堂堂的男性。
3. 金玉 - 比喻非常珍貴的東西。
1. 金貴 - 指非常寶貴和昂貴。
2. 英傑 - 指出類拔萃的英雄人物。
平庸 - 指普通、平凡,與金英相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