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險束的意思、險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險束的解釋

危險狹窄。 唐 鄭棨 《開天傳信記》:“ 天寳 中,上以三河道險束,漕運艱難,乃傍北山鑿石為 月河 ,以避湍急,名曰 天寳河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險束是漢語中一個形容地勢險要狹窄的複合詞,主要用于描述山川、關隘等地形特征。其核心含義可拆解分析如下:

一、字義解析與構詞法

  1. 險(險):本義指地勢不平、難以通過,引申為危險、艱難。《說文解字·阜部》釋為“阻難也”,強調地理阻隔帶來的高危性。
  2. 束:原意為捆綁、收緊,此處引申為狹窄、緊促。《康熙字典》引《增韻》注“收也,縛也”,用于地形時指空間受限制。
  3. 複合義:二者結合構成并列結構,指地勢既險峻又狹窄,強調通行難度與空間壓迫感并存的特征。

二、文獻用例與語境分析 該詞多見于古籍中對軍事要道或自然地貌的描寫:

三、近義詞辨析 與“險要”“險隘”相比,“險束”更側重空間維度的緊縮性:

四、現代使用與語義演變 現代漢語中,“險束”多用于曆史地理或文學描寫,日常口語罕用。在專業領域如地質學、軍事地形學中,仍保留其原始語義,形容如“褶皺山區的險束河谷”等地貌。


參考來源:

  1. 《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
  2. 《康熙字典》(清代官修)
  3. 《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明·徐弘祖)
  4. 《讀史方輿紀要·陝西》(清·顧祖禹)
  5. 《中國自然地理綱要》(商務印書館)

網絡擴展解釋

“險束”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xiǎn shù,其核心含義為危險狹窄,主要用于描述地理環境或道路的險峻、狹窄狀态。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使用場景

  1. 地理描述:多用于形容山路、河道等自然環境的險峻狹窄,如“三河道險束”。
  2. 文學表達:在古文或書面語中,可借喻複雜困境,但需結合具體語境。

補充說明

部分資料(如)将其歸類為成語,解釋為“危險的束縛”,但這一用法未見于權威古籍或高頻引用,可能屬于現代擴展或誤讀。建議以“危險狹窄”為核心含義,結合具體文獻使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開天傳信記》等唐代文獻中的用例。

别人正在浏覽...

阿合哀悲剝褫鄙促别類分門浡起不知痛癢倉黃慘陽春困此時從中作梗湊整兒篡盜醋母草大卡大虐大至颠算典正抵背扼喉方祇馮賴分素複制品斧琢供器公绶桂叢鼓奏渾不是藉托兢危金沙羅九方臯九烏捐金抵璧舉職空敞苦修連載料力劣把漫着飄動泣筍台戚顔榷易署熱流三思而後行三亡上賞生活方式受學水貂水上掏槽王女瞎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