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傳說中神仙所住的宮殿。 唐 裴漼 《奉和禦制平胡》:“廟略占黃氣,神兵出絳宮。” 宋 蘇轼 《虔州八境圖》詩之七:“想見 之罘 觀海市,絳宮明滅是 蓬萊 。”
(2).道教稱心為绛宮。《黃庭内景經·若得章》“重中樓閣十二環” 梁丘子 注:“謂喉嚨十二環,相重在心上。心為絳宮,有象樓閣者也。”
“绛宮”是一個具有雙重文化含義的詞彙,其解釋如下:
本義
“绛”指大紅色,“宮”為宮殿,因此“绛宮”原指漆成紅色的宮殿。這一用法常見于古代文獻,如唐代裴漼《奉和禦制平胡》中“神兵出绛宮”,形容帝王或貴族居所的宏偉。
引申義
傳說中神仙的居所,如宋代蘇轼《虔州八境圖》詩中以“绛宮明滅是蓬萊”比喻仙境。
在道教典籍《黃庭内景經》中,“绛宮”被引申為心髒的代稱。道教認為心屬火,色赤,形似樓閣,故稱“绛宮”。例如《黃庭内景經》注釋提到“心為绛宮,有象樓閣”,将生理器官與修行意象結合。
該詞常用于詩詞中,既描繪現實中的紅色宮殿,也借喻超凡之境。如蘇轼将海市蜃樓比作“绛宮”,融合了神話色彩與道教思想。
“绛宮”兼具物質建築的描述和宗教哲學的象征,體現了漢語詞彙在曆史演變中的豐富層次。
绛宮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指古代婦女居住的宮殿。該詞可拆分為兩個字部分,分别是“绛”和“宮”。
“绛”字是一個三點水的漢字,它的部首是“纟”(纟是絲字底部的鈎狀部分),共有7畫。這個字在古代寫法中常以“繁體”書寫,不同于現代簡化字形式。例如,“绠”和“絅”是常見的繁體字,但現代正式的簡化字形式是“绛”。
“宮”字意味着閉塞的空間,用于指代古代皇宮和貴族居住的地方。它的部首是“宀”(宀字是包圍在宮殿上方的長方形),共有5畫。古代常見的寫法是“宮”,如今的簡化字形式是“宮”。
绛宮這個詞來源自中國古代文化,用于描述古代婦女居住的宮殿,通常是作為古代女性的居住和活動場所。
以下是一些關于“绛宮”的例句:
1. 她出生在皇室,從小就居住在绛宮之中。
2. 绛宮中的壁畫繪有美麗的花朵和飛禽走獸。
與“绛宮”相關的一些組詞有:紫禁城、宮殿、後宮、嫔妃。
一些近義詞可以是:妃嫔、皇宮、宮廷。
反義詞可以是:家、廟宇。
【别人正在浏覽】